-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老子二章》教案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多种读法、小组合作、重点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老子。 1.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相传孔子适周,曾向他问礼。后弃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一章(《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子,则《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背景介绍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5.师生齐读。四、根据书下注释,通译全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了丑;都知晓善的事物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了恶。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形而见,高和下相对而显,音和声相配而和,先和后相邻而随。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实行正己正人 “不言”之教化。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去强力主宰;万物生成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但不因之而自恃;成就大事而不居功。就是因为他有功而不自居 ,其功就永恒不灭
自然的规律不就象张弓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位不足就补充些。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
五、讲解交流。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 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大家默读这一章)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六、作业??背诵 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第一章1.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而在《老子》中则经常提及“圣人”,何谓“圣人”呢? 道家的“圣人”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也有的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2.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 治国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 3.“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怎么样”。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更不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应该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4.虽然我们并非圣人,但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合我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doc
- 2017课标实验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doc
-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老子二章》(知人者智)教案.doc
-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doc
- 2017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一课《有序的社会》教案.docx
-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论语十则》教案.doc
- 2017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一课《有序的社会》教案1.doc
- 2017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三课《善用网络与媒体》(网络改变生活)教案.doc
- 2017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一课《有序的社会》(第1课时 社会有序靠规则)教案.doc
- 2017青岛版九上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学案.doc
- 2017青岛版九上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学案.doc
- 2017青岛版九上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