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教案
课题 《汉魏六朝诗三首》 授课人 董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诗中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体会其中蕴涵的浪漫气息。
2.感受理解诗中叠音词的使用效果。
3.把握陶渊明淳朴、自然的田园诗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
2.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
2.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
3.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全面把握诗中游侠儿勇武、爱国的英雄形象。
重点
难点 重点:诵读、感悟。力争能背诵.
难点:在总体感受诗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诗文所传达给读者的内涵作深入的思考。 教学
用具 PPT 教学
时间 三课时 教学
过程 见下页 板书
设计 摒弃世俗 喜爱自然
村居生活 田园美景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外在美: 游侠身世 豪侠英武
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
内在美:为国杀敌 英雄业绩
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
课程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基本要求。读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 布置作业 预习阶段:
自学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说说你喜欢的诗句。(词、句、艺术手法)
(2)分析诗中的叠字的作用。
(3)《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主旨)
第一课时:选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篇和曹操的其他诗篇。 课后反思 一组诗作为一个单元来教学,处理时要力求关注到其中知识的连贯性。补充相应的素材要根据学生的现状,适量才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牛郎织女故事。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已有提及,但还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傲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借神话故事抒写了夫妇离别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温故导入 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桃花源记》。 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记》,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唐代王维以为那是神仙境界--“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韩愈干脆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园之说诚荒唐。”梁启超也说过: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提问: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世外桃源呢? 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可望而不可即;现实中,陶渊明厌弃官场,回归田园,安贫乐道,悠然自得。今天,我们欣赏他的田园牧歌《归园田居》。为促进学生鉴赏,可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 误入尘网中→复得返自然(我欲乘风归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理清作者思路: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表现出诗人归田后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教案1.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演唱《牧童谣》教案2.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短笛》教案3.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短笛》教案1.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短笛》教案2.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演唱《牧童谣》教案3.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演唱《数鸭子》教案2.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鸭子拌嘴》教案2.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鸭子拌嘴》教案3.doc
- 2018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4课演唱《两只小象》教案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