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诗二首》(寻梦者)教学案.docVIP

2018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诗二首》(寻梦者)教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诗二首》(寻梦者)教学案

《寻梦者》教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课型: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2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3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4 诵读经典、感悟人生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2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 2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式】诵读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反思】 【课前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娇妍( ) 深藏( ) 瀚海( ) 开绽( ) 鬓发( ) 朦胧( ) ( ) 衰老( ) 二、文学常识。 1《寻梦者》节选自 。作者是 ,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93首诗歌,收在四个诗集中:《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他被誉为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出版的诗集有《我底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37)、《戴望舒诗全编》(1989)。这首诗有一种抒情气势。开头与结尾,既是一个圆圈式的结构,又是情感向更高层次的展开。诗的重点放在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由金色的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贝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丰美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人生获得无价的珍宝之后的快乐与幸福,“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里的“梦”是什么?它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2)“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同?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3)“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的过程是怎样的,注意哪些词语要重读? 4)如何理解“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5)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6)如何理解 “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7)这“桃色的珠”还需怎样的呵护? 8)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 3分析意象,说出作用 作品运用多种意象,构成诗歌独特的意境。请找出诗歌中与“梦”有关的意象,并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示例:第一部分中的诗歌意象是“娇艳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充满对梦的向往。 讨论: 意象 含义及作用 ①青色的大海 ②金色的贝 ③冰山、瀚海 ④云雨声、风涛声 ⑤海水、天水 ⑥桃色的珠 ⑦鬓发斑斑、眼睛朦胧 四、课堂总结 1诗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象征本体是诗人自己,象征喻体则是那“金色的贝”吐出的“桃色的珠”。诗人找到了这个理想的象征物,在它身上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诗人选择了“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就深得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大海、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这个数字本身等一连串的意象,都习见于古典诗歌之中,也与民族审美的心理积淀相契合。诗人用了“青色”、“金色”、“桃色”这些色彩,来写人生(大海)的深沉、获得理想与价值的美丽,也容易引起民族心理的呼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