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次世代奈米积体电路元件之电化学铜合金化内连接导线制程研发.PDF

次世代奈米积体电路元件之电化学铜合金化内连接导线制程研发.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次世代奈米积体电路元件之电化学铜合金化内连接导线制程研发

行 奈路 金連 精 類 行 年年 行 料 參理 理 利 年 年 成 果 報 告 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計畫名稱 次世代奈米積體電路元件之電化學銅合金化內連接導線製程研發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7 -2221 -E -035 -088 - 執行期間:97 年 08 月 01 日 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NSC 97-2221-E-035 -088 計畫主持人:陳錦山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黃朝鴻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 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逢甲大學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0 月 30 日 中文 摘要 “濺鍍沉積 ”銅合金化(Cu-Alloyed )製程由 1990 年代初期開發迄今,已被證實與銅不互 溶的摻雜合金元素於熱處理時,會有偏析至銅外表面以自我對位地( Self-Aligned )形成阻障 層( Barrier Layer )及覆蓋層(Capping Layer )之潛力,而適用於次世代(≤ 65 nm )技術節 點( Technology Nodes )的銅內連接導線製作。為了迎合這種新型銅導線材料與製作之需求, 本研究計畫特採用一種獨創的超細微、超緻密金屬晶種製程,結合“無電鍍"(Electroless Plating )銅合金化的全程濕式流程,以在 SiO 介電層表面生長自我強化與自我對位潛力兼具 2 (以同步生長阻障層及覆蓋層),並可符合65 nm 以下之技術節點所需要的免除高電阻率 (100~200 μΩ-cm )氮化物異質阻障層,且錳原子摻雜濃度超微(≤ 0.4 at.% )、整體電阻超 低的 Cu-Mn合金內連接導線。本計畫之執行乃依計畫書規劃,順利地完成以下項目的探討: (1 )真空電漿表面改質之晶種強化效能,(2 )“超微薄 ” Cu-Mn合金薄膜的生長行為, (3 ) 自身的電物結構特性及阻障強化性能,與( 4 )自我對位圖案化製程。這些研究成果顯示: 此一晶種製作流程不但能大幅提升超微金屬晶種的植入密度,以促成厚度僅為 10 nm 以下之 無電鍍銅合金化薄膜導線生長的潛能,委實為一般無電鍍製程所莫及,而且與現今大馬士製 程所使用之無電鍍相互結合, “無電鍍”銅合金化沉積技術之奈米孔槽的填充性及線上流程的 整合性,似乎也比當今深受注目的 “濺鍍 ”銅合金化略勝一籌,也優於目前的離子化濺鍍(晶 種及氮化物阻障層)技術。 關鍵字:大馬士製程、無電鍍、銅合金化、自我對位、阻障層 Abstract Thin films of alloyed C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