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现象学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现象学导论

5观察现象在意识中的构成 把知觉内容联结为一个整体,它类似“格式塔”(gestalt)心理构造。 6将对于现象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 现象学方法处理的是所有直观材料,不管它们是现实的或非现实的,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对于它们,不做本体论上的区分,即,把对它们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悬搁”起来。 7解释现象的意义 现象虽在自我显示过程中表现自己,但自我显示并不意味着自明,相反,现象受到各种偏见,尤其是语言的歧义的干扰和蒙蔽。因此,对一些重大的概念必须做解释学的考察,恢复其本意。解释学的本意是对《圣经》语句的解释,它的要求是使暗喻的意义明了。现象学要求对一切表示现象的理论语言都要进行这样的考察。 胡塞尔与现象学运动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主干 较早生长出来的是哈特曼(Nicolas Hartmann,1882-1950)的实在论和舍勒(Max Scheler)的价值哲学; 最为丰满的一支则是胡塞尔的学生和朋友海德格尔; 二战之后流行的存在主义则是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探索,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特、马塞尔、梅洛-庞蒂和德国的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 60年代,伽达默尔和法国的利科(Paul Ricoeur,1913-)进一步发挥了哲学诠释学 Thank you 现象学导论 中文文献 1.胡塞尔著作 《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 胡塞尔:《逻辑研究》,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999。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 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邓晓芒等译,三联书店1999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 研究著作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 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 洪汉鼎:《现象学十四讲》,人民出版社,2008 What is Phenomenology? What is “Phenomenology”? Background Seven Widely Accepted Feature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What is “Phenomenology”? 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里的关键是对“现象”的理解。我们结合现象学的内涵来理解“现象”的涵义。 Slogan— “go 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回到事情本身) “现象”的本意是显现出来的东西,“事情本身”或“实事”在传统哲学中一般理解为隐藏在现象背后或深处的本体或本质。 现象学家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情本身,在现象与本质之间不存在一层帷幕。因此,现象即本质,而且它是被直观到的。 Phenomena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Things themselves―object Consciousness―ego Consciousness与things themselves之间的关系 ego―object 波亨斯基《当代思维方法》 胡塞尔及其追随者将现象学直观和诠释的对象叫做“现象”(Phaenomen),但是,这个词还有一些现象学之外的不同意义: (1) “现象”经常与“实在”相对照,被当作一种“假象”。这与该词的现象学意义毫不相关。被给予的东西究竟是实在的,还是仅仅是假象,这在现象学家的考虑中不起任何作用。对他们来说,惟一重要的是他们在此涉及的应当是某种绝对被给予的东西。 (2)现象作为“显像”经常与物自身相对立。在这个意义上,事物通过现象表明它自身,就像疾病通过发烧表明它自身一样。这也不是现象学家所指的现象。他们对现象背后的某种可能性的物自身,毫无兴趣。他们仅仅要观看现象本身,即被给予的东西。 (3)在自然科学中,现象这个词用于表示可由感官观察的过程。这个意义比现象学家赋予这个词的意义狭窄的多。在现象学家看来,用感官来观察现象是根本没有必要的,现象只要被想像到就够了;现象也不必是个过程,尽管现象学家也研究过程,但他们主要着眼于结构。 海德格尔:在显像中,即在被肤浅理解的现象中,那种先行的和同行的,尽管没有标示但已经显示自身的东西,可以明确地被带到显示自身,而这种如此这般于其自身中显示自身的东西(康德所谓直观形式)就是现象学的现象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