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随创力化经营劣势为创新优势以梵谷策展为例-联合报媒体创新研发中心.PDF

随创力化经营劣势为创新优势以梵谷策展为例-联合报媒体创新研发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创力化经营劣势为创新优势以梵谷策展为例-联合报媒体创新研发中心

隨創力:化經營劣勢為創新優勢 以梵谷策展為例 摘要 組織面臨突如其來的意外變故、整體經濟的巨幅變動、與瞬息萬變的產業動 態,已讓過去所擁有的資源優勢日漸稀少,甚至得面對毫無資源可用窘境。在此 情況下,組織如何化無為有,化危機為轉機,成為重要議題。過去研究嘗試由隨 創(bricolage )角度,說明組織如何在資源劣勢下進行創新突破。但卻忽略資源 的應用並不單純只是拼湊使用或重新組合而已,更需正視加諸於資源或組織上的 法規限制與結構制約,這讓組織在資源使用上深受束縛,有志難伸。因此,在資 源劣勢下,在情境制約中,組織如何改變權力結構、如何巧用資源以解除制約, 成為逆勢創新關鍵。本研究以金傳媒活動事業處策劃《梵谷展》為案例,分析組 織在劣勢下,如何進行隨創。在理論貢獻上,本研究分析組織解除制約的特殊作 為,並分析隨創理論的構成要件,以強化隨創理論發展。在實務貢獻上,本研究 點出組織面對劣勢環境下的創新議題,也提出在制約下如何巧妙解套以進行組織 隨創。 關鍵字:隨創、劣勢創新、創業精神 壹、緒論 在競爭激烈的動態環境下,追求創新突破成為組織常態。企業或投入巨額研 發資源以建構核心能耐(Prahalad, Hamel, Hahn, Taylor, 2006) ,或進行差異化產 品開發以奠定市場利基(Gupta Loulou, 1998; Hull Rothenberg, 2008; Porter, 1991) ,或以低成本獵奪以強化競爭優勢(Porter, 1991) ,然而,這些都是組織在擁 有足夠資源下所進行的創新投資。 現實世界裡 ,除少數組織得天獨厚,擁有難以模仿的獨特資源,或因緣際會 取得寡占市場優勢外,許多組織往往處於動盪不安的經營劣勢。例如2008 年的 全球金融風暴 、2011 底因歐債危機出現的全球景氣急凍現象,讓多數企業處於 經營劣勢。訂單不足、轉型不易、人才不來,才是企業力求生存的常態。 因此,組織在劣勢下如何創新,是本文的研究動機。近來學者開始由「隨創」 (bricolage )角度,探討組織在經營劣勢下的生存之道(Baker Nelson, 2005;; 1 Garud Karne, 2003; Shane, 2000) 。第一類文獻嘗試由資源使用方式 ,探索組織 如何化無為有,巧妙創新。這類文獻認為,即使是看似不利的資源,不同專業背 景的人,卻可能有全然不同的解讀(Baker Nelson, 2005; Garud Karne, 2003; Penrose, 2009; Shane, 2000); 。因此,廢棄沼澤可以成為發電能源,二手房屋可以 成為中低收入戶居所。創新資源應用方式反而可以為隨創者帶來市場新機。 第二類文獻則將隨創焦點由資源轉移到隨創者身上。這類文獻認為,隨創來 源不只有物質資源,更有社會認知資源。尤其,組織裡不同角色的置換或工作流 程改變,經常能為組織注入新的專業能量,改變資源應用方式(Klein, Ziegert, Knight, Xiao, 2006; Majchrzak, Jarvenpaa, Hollingshead, 2007;Okhuysen Bechky, 2009) 。 然而不論是隨創資源的創新應用,或是隨創者的角色轉換,目前文獻上卻較 少論及隨創者所面對的機構制約與結構限制。換句話說,隨創者不但必需面對資 源不足的困境,更要對抗機構所加諸的層層限制,這讓隨創資源取得與機會辨識 更為困難。隨創者顯然並無法隨心所欲地進行資源轉換或創意組合。 此外,目前隨創理論亦尚未能有系統地架構完整論述,呈現「隨創」過程的 構成要件,以致於組織隨創機制的討論,容易淪為隨興、隨意、甚至是幸運。這 樣的討論並無法幫助位處資源劣勢組織,有效檢視自身所處的環境脈絡,並提出 創意回應作為。 本研究嘗試由隨創時機的掌握、隨創者與重要利害關係人間的互動過程、以 及資源使用等三者,來檢視隨創理論內涵。我們認為,隨創時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