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docVIP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学习避实就虚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概括能力和审美感知、赏析能力。 【课前预习】 1.文学常识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字 ,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完成其处女作短篇小说 ,1923年写小说 和 ,这是他创作发展的高峰。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有《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煮茗( )煊羊肉( )蛰居( )间或( )曝背(   ) 铭刻( )闽 粤( )丰腴( )乌桕( )赭色( ) 桠杈( )远 阜( )恣意( )脂粉( )剥花生( ) 3.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 恣意 聆听 闲步 逍遥 万籁 狂放不羁 煮茗 亘古如斯 蛰居 青天碧落 垂暮 物阜民丰 4.理解与文章相关的诗歌的内容并思考文章引用这些诗歌的作用。 早 梅 问刘十九 齐 己 白居易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井栏砂宿遇夜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李 涉 刘长卿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朗读课文,记下自己的疑问。 【预习反馈】 解决字音以及字词含义; 小组交流预习疑问。 【质疑探究】 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在郁达夫的笔下,江南的冬景具有哪些特点?请用文中的语言加以概括。 江浙一带(第6节)“可爱”、“明朗”、“饱觉生气”、“悠闲”、“迷人”、“美丽”。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了江南冬景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为这几幅图命名。 第二自然段:曝背谈天图、冬日晨景图; 第五自然段:午后冬郊图、江南山野图、江南植物图; 第七自然段:农村冬雨图、微雨寒村图; 第八自然段:江南雪景图。 【课堂检测】 1.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请在横线上用最概括的语言分别填写出比较的内容。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重要特征? (1)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国冬天:北国冬天最有劲;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屋内温暖如春,闲食与节期更让人怀恋 江南冬天:江南冬天温暖可爱,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江南秋天: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 江南冬天:有明朗的情调。 (3)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方夏夜和江南的冬天都有明朗的情调,大致可抵得过。 (4)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 闽粤冬天:过于和暖,以至像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不像冬天;江南冬天:有独特的冬天特征。 (5)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德国南部地区四季变迁与江南差别不多,冬天均适合寒郊散步,那是一种享受清福的机会。 2阅读文本中的语段,完成文后题目。(文段见课本P76-77两段)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2.“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3.“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 “红黄’’为暖色.是视觉印象,以“味’’移用来画出,更有感官相通的诗情画意。这种手法叫“通感”。 4.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这两段写江南冬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