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声声慢》教学设计.docVIP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声声慢》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她从大明湖畔的绿荫中走来 东风吹尽,鲜花开遍 她爱诗,爱酒,爱春花秋月 她写风,写雨,写悲欢离合 黄花莫比美人瘦,美人不堪百世忧 只有文字珠玑,让世人铭记 铭记一位女子的诗性人生,花一般绚烂” 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旷世奇才女的著名词作《声声慢》 展示学习目标 (一)、诵读涵咏,感受才女婉约词风 (二)、品读意象,体悟词人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1 清照其人 南宋著名女词人,生于1084年,大致去世于1151年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丈夫因病去世,相爱的两人从此阴阳相隔,国破继以家亡,清照只得避难奔走,怎奈孤苦无依,只得嫁人。然遇人不淑,不久离异。晚年的她孑然一身,又没有子嗣,只得寄人篱下,最后孤寂而死。 这首词大致作于她去世前夕。 2 清照其文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等。 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二)初读《声声慢》:预习检测(正音 释义) 乍暖还寒: 刚刚 又 最难将息: 休息、调养 怎敌他: 抵挡 憔悴损: 枯萎、凋谢 如今有谁堪摘: 能够、可以 怎生得黑: 怎么,熬到天黑 这次第: 光景、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 包含得尽 (三)【诵读】再读《声声慢》感受李清照婉约词风 诵读要求:字正腔圆,婉转低缓,情感丰富,富有节奏。 比较:苏轼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清照婉约词《声声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易安词,须柔情女子,独弦琴,红牙板,吟寻寻觅觅。 学生诵读,师生点评; 老师示范 学生再诵读,师生点评 最后师生齐读,感受婉约词风。 (四)品读 1、自由朗诵并思考:(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一齐回答)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学生齐答:愁 2、诗人是怎样抒发“愁”情的? 由学生回答常见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教师设问:本词中有直接抒情吗? 学生回答:有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学生回答: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教师设问: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直接抒写感情的?(教师点拨:动作、心理、感受、环境、语言等) 学生回答:“寻寻觅觅”是借助动作来抒发“若有所失”的情感;“冷冷清清”是通过“环境”来表达“寂寞冷清”的情感;“凄凄惨惨戚戚”是直接通过感受来抒写凄苦悲凉的情感。总之这七组叠字奠定了全诗“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思考,词人是怎样进行间接抒情的(是借助哪些意象抒发情感的)? 学生回答:淡酒、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教师设问: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愁”的?(这些客观物象隐含的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什么?)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教师设问:为何说是“淡酒”? 学生回答:酒力压不住心愁,愁浓,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晚年凄凉惨淡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举一些借“酒”来表达“愁”的诗句 学生回答: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由学生总结“酒”一般象征什么情感? 酒是“愁”的象征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举关于“风”的诗句 学生回答: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教师设问:那么风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秋风渲染愁情 教师设问:雁在古典诗文中一般象征什么? 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