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人之生也直》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和《良知》)
时间:2010.9.5 上课时间: 主备人:杨正国 审核:备课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 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朗读、分析、质疑、讨论、导入新课 1、导语: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和孟子的言行和思想,懂得了要仁爱天下,要勤奋好学,要不取不义之财等。这些美好的品德擦亮了我们的眼睛,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孟的思想,接受贤人们高尚情操的陶冶。 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 二、整体感知 1、识记:皋陶( ) 攘( ) 忿戾( ) 直 知同智 达 枉 证 隐 党 乡同向 肆 矜 廉 2、初步感知: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为人正直,服从“礼”的规定,就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三、朗读、质疑、讨论 1、学生自渎,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罔:不正直的人。 (2)错:同“措”,安放、安置。 (3)乡:同“向”,刚才。 (4)党:上古居民以五百家为一党,又称乡党,引申为乡里的意思。 (5)直躬:坦率正直。 (6)攘:窃、偷。 (7)证:告发,检举。 (8)隐:掩藏。 (9)或是之亡:或许连这也没有了,亡,同“无”。 (10)肆:肆意,不拘小节。 (11)矜:操守矜持的人。 (12)廉:行为方正峭厉。 (13)忿戾:易怒好争。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孔子认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者归正。 (3)孔子认为,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具有了“直”的品德。 (4)孔子认为,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5)孔子认为,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人们的毛病。 四、练习巩固 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孔子所说的“直”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 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朗读、分析、质疑、讨论、复习导入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之生也直”这篇文章,请同学说说孔子提出的“直”指的是什么?师明确后学习下一篇课文。 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良知 二、整体感知 1、识记:颡( ) 瞽瞍( ) 铄( ) 蓰( ) 2、初步感知:体会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三、朗读、质疑、讨论 1、学生自读,找出不懂的地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良能:本能。 (2)信:诚,确实。 (3)颡:额。 (4)势:外在的力量、形式。 (5)其性亦犹是也:人性由善变为不善的变化也像这样。 (6)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从人的禀赋资质来说,是可以使它善的,这便是我所说的性善。 (7)铄:授、给。一说以火销金为铄,意为自外而内。 (8)弗思:没有去思考,了解。 (9)蓰:五倍。 (10)无算:无法计算,无数。 (11)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蒸,众多。物,事。则,法则。秉,执持。彝,常。懿德,美德。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2)孟子认为,人有良能和良知是因为仁和义是通行天下的。 (3)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本性是善的。 (4)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性具有的,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总结文中特殊句式。 3、说说你对孟子提出的“良知”的理解。 4、思考:孔子说的“直”与孟子说的“良知”之间有关联吗? 5、讨论:孟子用什么手法驳斥了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 6、完成课后练习三,积累相关的通假字。 五、积累与应用 1、文言知识积累。 2、名句积累。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5)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0 项 链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2 荷 花 淀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3 春 之 声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5 蜀 道 难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9 元曲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2-瓦尔登湖(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3 巩乃斯的马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4 说 数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