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2课《谈中国诗》导学案
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钱钟书编号:gswhywbx----010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聂文嘉审核人:王主任编制时间:2015年月日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2、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点难点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2、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学习方法反复诵读,用心揣摩体会。本文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体味,反复吟诵。学习过程知识链接钱钟书简介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梵(fàn)文倾轧(yà)轻鸢(yuān)剪掠引吭(háng)高歌颦蹙(píncù)给(jǐ)予吞声咽(yàn)理应(yìng)运而生缄(jiān)默精髓(suǐ)呶呶(náo)不休数(shuò)见不鲜叫嚣(xiāo)熨(yù)帖了(liǎo)不足奇一蹴(cù)而至2、成语识记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推转起来,形容力量很大。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经常。鲜,新鲜,新奇。数典忘祖:比喻忘本。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3、浏览全文,从文中划出关键句,理清文章结构(1)关键句: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第三段:关键词:简短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2)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第3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a、篇幅短小b、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c、“笔力轻淡,词气安和”。d、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4、钱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1)发展史:异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2)篇幅:同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长诗比起外国诗,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