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成-渔业分中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鲈鱼养成-渔业分中心

池塘养殖 花鲈的池塘养殖最早是从我国南方开始,然后逐渐发展到北方地区,养殖产量高低不一,每亩产量一般在50~300千克左右。当年养殖规格,南北方有较大差异。在南方地区,由于水温高,花鲈养殖适温期长,花鲈由鱼苗开始养殖一年,尾重可达500克左右。但在北方地区,由于适温期较短,因而在池塘养至当年初冬时,大部分鱼体重可达200克左右,仅有20%左右的鱼能达商品规格。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鲈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大,花鲈养殖特别是池塘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1995年山东省花鲈池塘养殖面积达10 000余亩,养殖花鲈200多万尾。 一、养殖场地条件 (一)场地选择 选择场址,首先要考虑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良好。水源水质要求无污染,各项水质因子稳定。pH7.5~8.3;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氨氮低于 100毫克/升。无论淡水、咸淡水、全海水,只要水质符合要求,均可作为养殖水源。 若进行海水养殖,最好选择地势较低,能自然纳潮的地方建池;若进行半咸水或淡水养殖,应选择提水方便、路线短、扬程低的地方建池,以减少电费开支、降低养殖成本。建池地点的地质结构应保证池底基本不漏水、不渗水,筑堤建闸较容易。另外,要求交通、供电方便,池塘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同时不易受风暴潮或洪水的冲击。 (二)池塘结构 养殖池塘一般建成东西向长方形结构,宽度以25~30米为宜,养殖面积3~15亩左右,水深1.5~2.5米,池底以泥沙质为好,池底要求平坦,坡度100:0.5,进水口端略高于出水口端。为防止逃鱼,应在进、排水闸门处设置双层拦鱼闸网,闸网可使用金属网或双线聚氯乙烯网。闸门要求基本不漏水,堤坝坚固,顶部宽度2~3米,以利操作管理和运输。 (三)虾池利用 近几年来,由于虾病蔓延,国内许多养殖单位使用闲置虾池进行花鲈养殖生产。现有的养虾池,基本可分为面积50亩以下的小型池和面积100亩以上的大型池。对于小型虾池,只要水深达1米以上,进、排水通畅,不经改造便可直接用于花鲈养殖。对于大型虾池,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生产管理,最好进行适当的改造。彻底的改造方法是在大池内修筑堤坝,将大池改建为数个面积10亩左右的小池,同时进、排水渠道也要重新设置。改造后的池子可作为花钟精养池,但改建投资较大。大型虾池若不进行改造,可进行大水面粗养,每亩可放苗10~20尾左右,依靠池内生长的天然饵料,不投饵或少投饵,进行稀放粗养,但产量低,收益少,效益低。 二、池塘清整消毒 池塘清整是为了改善池塘条件,为鱼种培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池塘由于多年养殖生产,池底淤泥增厚,池埂也因常年风吹雨淋及风浪冲击失修严重,甚至出现崩塌、漏水,对这样的池子应进行清整。在冬季或农闲时将池水排干,挖出池底淤泥,让池底自然曝晒。 为了杀死致病菌及有害生物,必须在鱼种下池前进行消毒,而且每年都要重复1次。消毒药物品种很多,如生石灰、漂白“茶子饼、氨水等,比较常用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消毒时,将修整后的池塘加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块状生石灰60千克,在池底分成数堆,待石灰吸水化开后,趁热将石灰水均匀泼洒全池。然后用搅板反复推拉水体,使石灰与水、泥充分混合。以后每天用搅板推拉水体1次,8天后药效消失,pH达到正常,这时可进水放养鱼种。漂白粉消毒是每亩用含氯量25%的漂白粉5千克,先将漂白粉放入桶内加水稀释,然后均匀泼遍全池。没完后,用搅板反复推拉水体,使其充分混合,3天后可进水放养鱼种。 三、大规格鱼种培育 (一)鱼种放养 鱼苗经过30~60天培育后,平均全长可达8厘米左右,这时便可将其分池进行大规格鱼种养殖。鱼种放养的密度应根据鱼种生长情况、计划池塘的产量决定。一般来说,在我国北方地区,全长8厘米左右的鱼种每亩放养1000尾左右。当年养殖至11月,一般个体重可达200克左右,越冬后第二年继续养至秋末,个体重可达500克以上,成为商品鱼。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当年大规格鱼种养殖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二)鱼种运输 1.运输方法 当鱼苗培育池和大规格鱼种培育池相距较近时,可用水桶、铁箱等接送鱼种入池。在大规格鱼种培育池离鱼苗培育池较远时,一般使用内村塑料袋的帆布桶来运输,操作时先将帆布桶和塑料袋洗净,然后注入干净新鲜水,水占塑料袋体积的2/3~3/4,放入气泡石1个,每升水放全长8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鱼种4~5尾,运输过程连续充气,在水温20℃时,运输10小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 2.鱼种药浴 鱼种从鱼苗培育池捕出及运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损伤。对于受伤的个体,如不及时治疗,受伤部位很容易感染发病。因此,鱼种在下池前,必须先进行消毒处理。在池边放置玻璃钢桶或内村塑料袋的帆布桶,加水至适当位置,加入浓度为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待其充分溶解,将鱼种药浴5~10分钟。也可直接在运输容器中进行药浴。 (三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