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修身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doc

君子与修身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子与修身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

———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二 唐国军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收稿日期]2007-06?-28 [?作者简介]唐国军(1963-)?,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要] 儒家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君子教育途径设计与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念相 一致。强调君子“以修身为本”的内修之道,以官学、私学、家庭教育为主体的外铄之道,及践行其已修之“仁 义”之道的“外王”途径。最后达到其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的君子人格塑造目标。内修、外铄与 践行三者紧密结合,就是儒家君子修身的途径设计。 [关键词] 儒家 思想政治教育 君子 成才 [中图分类号] G40-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7)12-?0161-?05   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仁政”,其根本途径是 “人治”,“人治”的根本在人才,理想的人才是君子。 君子是儒家实现其“平天下”政治理想的支柱,也是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计中要着意树立的社会理 想人格标准形象,并通过这一理想人格的感化力量, 率天下人以一同于儒家理想,然后人心可收,天下可 平。由此可见,君子教育的成败,事关封建统治的成 败,事关儒家政治理想的实现与否。故历代儒家思 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设计者,均以君子教育为其思想 政治之本,并为培养君子人格设计了完善的教育途 径。 一、修身为本:内修之道 《大学》提出儒家治国之道的八个基本步骤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这个递进式的儒家治国“八 条目”图式设计中,其主体就是治国的君子,君子的 “修身”在“八条目”中处于关键地位。格物、致知、正 心、诚意是修身的前提和步骤,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修身之后君子实践行为的必然结果。因此,《大学》 接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 子格物而修身的途径有很多,现略举以下四种途径。 (一)学思结合以致知 《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孔子十分强调学习,将其视为君子成德之必由 之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 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 仁、智、信、直、勇、刚等良好的品德修养,均需学习而 成,倘好之而不学,便愚、便荡、便贼、便绞、便乱、便 狂。此后,儒学大师们如荀子、韩愈乃至于清末之张 之洞,均作《劝学篇》,以此见儒家修身重学之一贯。 只有通过学,才能“下学而上达”以明君子之道——— “明明德”于天下。 然而,“学而不思则罔”,孔子同时亦强调在学习 过程中思考的重要作用。“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161 ?2007年第12期 (总第150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HEHUI? KEXU?E NO.?12,20?07 (C?umula?tivel?y,NO.?150)乎?”[2]?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 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 思义。”[3]思亦是君子心性修养的要途。 (二)尚志养气明仁义 孟子心目中的君子,必“尚志”。何谓“尚志”? “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 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 义,大人之事备矣!”[4]即要求修身的君子们以仁义 为志趣,修善之以备“大人之事”。大人之事者,乃治 国平天下之事也。孟子还认为,仁人君子还要“善养 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也。”[5]养气即是修善自己的品行,知仁晓义,做到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与民行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就是要君子 们修善成为能以行儒家仁义之道为已任,为道而殉 身的刚正不阿的“大丈夫”。 (三)致诚养心以尽性知命 “诚”是儒家君子主体修养中最重要的课目之 一。《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就是说,“诚”的修养,对于 儒家君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为人之根本, 也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感悟工具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