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卫生防病应急技术-甘孜州疾控中心.doc

地震灾后卫生防病应急技术-甘孜州疾控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2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灾后卫生防病应急技术-甘孜州疾控中心

目 录 内容提要 1 第一章 地震灾后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与卫生防病任务 1 第一节 震后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1 第二节 主要的卫生防病任务 3 第二章 卫生防病应急风险与需求评估 6 第一节 目的与意义 6 第二节 内容与方法 6 第三章 遇难者遗体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 10 第一节 正确认识地震灾害后的尸体处理 10 第二节 尸体的现场清理与处置 11 第三节 尸体的卫生学处理方法 13 第四章 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控网络与能力的恢复 15 第二节 建立应急监测系统 16 第三节 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7 第四节 现场调查与处置 25 第五节 群体性预防接种与应急接种 27 第六节 伤员收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 39 第五章 感染控制 48 第一节 感染控制的组织和管理 48 第二节 灾区医院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48 第三节 收治地震伤员病区院感控制措施 51 第四节 感染控制相关技术流程 52 第五节 气性坏疽的预防控制与诊疗 59 第六章 饮水卫生 65 第一节 地震灾后的饮水卫生应急响应 65 第二节 水源保护 67 第三节 应急供水 70 第四节 饮水消毒 72 第五节 饮水卫生监督监测 74 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 77 第六节 集中式供水设施的修复和处理 79 第七章 食品卫生 81 第一节 地震灾害地区食品卫生保障要求 81 第二节 救援食品提供 82 第三节 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85 第四节 食物中毒预防与处理 89 第五节 营养保障 103 第八章 环境卫生 106 第一节 震后环境卫生工作概述 106 第二节 废墟清理 107 第三节 灾民临时聚居区及周边地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111 第四节 简易方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13 第五节 堰塞湖泄洪影响区域卫生工作 113 第九章 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 116 第一节 病媒生物防治概述 116 第二节 病媒生物监测 117 第十章 科学消杀 123 第一节 地震灾后消杀工作内容 123 第二节 合理使用消杀灭药剂 123 第三节 消毒与杀虫专业技术 124 第四节 安全管理 132 第五节 消杀灭药剂中毒预防与急救措施 134 第十一章 化学品中毒 139 第一节 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 139 第二节 化学品泄露中毒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 141 第十二章 安置点卫生 172 第一节 安置点卫生要求 172 第二节 安置点选址与建设 173 第三节 安置点卫生管理 175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 181 第一节 震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81 第二节 卫生防病宣传标语口号 182 第十四章 应急心理干预 185 第一节 震后心理干预工作概要 185 第二节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190 第三节 灾难后临床常见精神卫生问题处置原则 198 附录 206 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快速评估/督导要点 206 灾民集中安置点/灾区村民卫生防疫需求快速评估表 211 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机构快速评估表 214 地震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快速评估表 215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快速评估表 216 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快速评估报告提纲 217 地震灾后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与卫生防病任务 震后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地震对人群健康的直接影响 (1)大量的人员因地震直接死亡、受伤。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造成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死亡。 2)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加大。地震造成供水系统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震后食物的短缺、大规模人群流动和聚集,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引起传染病发生和暴发的风险加大。 3)意外伤害。主要是由跌落伤、中暑、犬伤、烧灼伤、冻伤、CO中毒、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放射性物质污染、自杀等偶发事件引起。 4)慢性传染病、非传染病管理弱化。主要是由于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破坏,导致结核、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作或管理丢失。 5)精神及心理创伤。主要是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引起的早期心理应急反应,以及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短期心理沟通障碍等。 (1)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受损。包括建筑物毁坏、物资储备掩埋、设备仪器损坏、实验室遭到破坏、数据和技术资料档案丢失等。 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受到冲击。卫生服务人员受损,包括个人和家庭成员失踪,家庭财产受损、长期劳累造成的人员减员等;卫生人员本身也收到灾害创伤,也承受极大的生活和心理的压力。 3)卫生服务需求增加。由于大量的伤病人员需要紧急救治,灾后卫生防病任务繁重,大量的心理疾患者需要疏导,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和医用物资,如医疗器械、血液、消杀药械等。 (一)生态环境破坏 1.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道路阻塞,群众不得不喝坑水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