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 让安全永驻岗,把幸福带回家 依法管理,永保平安! * 2010、6、17校对 * 爆炸性易燃性有毒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举例摘自《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序号 类别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1 爆炸性物质 硝酸铵 25 250 2 闪点<28℃的易燃液体 乙醇 2 20 3 汽油 2 20 4 28℃ <闪点≤60℃易燃液体 乙酸(醋酸) 10 100 5 爆炸下限≤10%气体 乙炔 1 10 6 氢气 1 10 7 煤气 1 10 8 有毒物质 氯 10 25 9 一氧化碳 2 5 * 省条例对安全设备的检查有何要求 省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归档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二年。 记录内容应包括哪些?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应当包括①安全设备的名称和②维护、保养、检测的具体情况以及③时间、④人员签名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户外生产经营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 人员违章作业举例 *生产中发生的各类事故有时间特点:一般发生在夜班、后半班工作结束时和节假日前后发生较多 ①忽视安全操作规程,违章动火、湿手操作电按钮,误送电、误启动, 酒后驾车,违章停车、违章进入有毒危险场所等。 ②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中.如:配电箱门维修后不安好以致其他人触电。 * 人员违规操作举例 ③使用不安全的设备.如:操作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操作代病的特种设备 如省邮电工程公司2001年一员工操作手持电钻身亡 ④特种工无证上岗 ⑤物体器具存放不当. * 人员违规操作举例 ⑥攀登跨越或钻过不安全位置. 如皮带机操作工事故 ⑦在存在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地方停留;如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⑧不配戴或不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带电作业时,接尘作业不带口罩,不正确使用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钳等. ⑨在火灾危险场所吸烟, 使用电炉. 违章动火 U * 10.落实承包租赁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 例如:承接唐山西临百货大楼装修工程的唐山市劳服公司经理将工程转包给没有质资的乡村工程队。 * 11尊重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6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1)危险及防范的知情权 (2) 工伤保险权 (3)安全生产建议、批评、检举控告权 (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5)紧急情况停止作业、避险权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8)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 从业人员的义务 (1)自觉尊规的义务,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49条) (2)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50条) (3)危险报告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51条) (4)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9条) *我省条例第25条还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主动进行自救和互救; * 从业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新修定的《刑法》第139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9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12必须制定与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法》第4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案例: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