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在育人中应用规划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心理学知识在育人中应用 ——兼谈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和咨询能力;讲四个问题: 一、几个故事与教育和教育规律 二、中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三、教师的教育能力 四、学校心理辅导 附一、考试心理辅导(高考) 附二、学生学习情绪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 附三、生物钟的计算方法 附四、教育学生时的正面用语(词) 附五、教育学生时的负面用语(词);一、几个故事与教育和教育规律;2.几点体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是掌握在无数老师手里,一位老师总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你说,我教你学好,难道我错了么?”(错在过分强调自己的正确,并强加于孩子,孩子情绪反感。) 二是用先进的思想陶冶学生。在学校里,用熠熠生辉的思想鼓励学生,他就会变得高尚、丰富、独到、深刻,他会感到人生的魅力和趣味,他才真正具有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是唤醒和保护学生的尊严,关注和提高学生的人生价值,维护学生正当的人权,表达学生的心声; (22)要认识到坏的不是学生,坏的首先是不合格的家庭教育和不合格的学校教育; ;(23) 受学生欢迎的、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的优秀教师总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告诉学生要发扬这些优点,结果是学生现有的优点巩固了,新的优点又产生了;不受学生欢迎的、缺少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教师总是双眼紧紧盯住学生的缺点,并反复告诉学生要克服这些缺点,但结果多半是学生原有的缺点巩固了,新的缺点也又产生了。什么原因?人在接受教育时都伴随着情感、情绪原因,也就是心理上的原因。 ;(24)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易犯的3毛病: a.不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b.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c.一味地从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发来教育甚至训斥学生:“我觉得重要,你就要认识到重要,我用心讲了,你就应该认真听,你不听、学不好,莫怪我。” 例1:一学生对一老师个别辅导的评价: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老师…… 例2:背语文、英语还是背政治的故事…… ;(25)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衡量的3标准: a.学生身心的愉悦程度。身心愉悦意味着身体放松、舒展,心灵舒坦,没有疲惫感; b.学生内心的充实程度。内心充实意味着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空虚感和无聊感; c.学生对自我成就的感知程度。成就感就是意味着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能不断强化自我积极评价(例:“你是个天才”……)。;(26)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他们提供最切当的教学,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潜能、不同气质、不同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 例1:“天才”学生获全年级第一名……,又培养一名“天才” 例2:“只迟到28分钟”的故事…… 例3:80%的学生都是“部长级”的干部…… 教育=科学+艺术 ;3.教育与教育规律; 有学者分析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 (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想像力; (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 (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 (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 (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神。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育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人有7种不同的智力: ①语言的智力, ②逻辑—数学的智力, ③视觉—空间智力, ④身体动觉智力, ⑤音乐的智力, ⑥人际交往智力, ⑦进入内心的智力。 因此,要全面看待和培养孩子的智力,不要片面强调某一两个方面。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他的相对论中的公式E=mc2,就是通过想像而提出来的。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门捷烈夫的化学无素周斯表也是通过想像而提出来的,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死记硬背提出来的。 ;(4)教育两大派: ①传统教育派(德国赫尔巴特)三个中心:教师、教材、教室; ②现代教育派(美国杜威):三个中心:儿童、兴趣、活动; 对教育两大派别的评价: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都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传统教育重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但忽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