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自伤防治宣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忧郁自伤防治宣导

協助家長 放鬆自己、了解孩子 心情放輕鬆,發揮同理心,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問題 與學校配合 聽聽學校意見,需要時找心理專家或醫生 孩子不願和父母談時,與學校配合特別重要 安排休閒活動 離開壓力出現的地方,有助於心情放鬆。 避免「責罵」或「不予理會」 以上資料摘錄自『臺北縣友善校園宣導列車-憂鬱自傷』 * 健康的老師 才有助人的能量 覺察自己的感覺(情緒) 接納自己的感覺(情緒) 找出引發情緒的原因,確定影響的程度和範圍 尋求適當的解決途徑 肯定自己、保留彈性、聊聊心事、從事休閒、參與活動、學習新知、尋求協助 以上資料摘錄自『臺北縣友善校園宣導列車-憂鬱自傷』 * -自殺防治守門人宣導手冊 * 自殺現況 一、跳樓的壓到賣肉粽的,不再是笑話;因為自殺率升高了。 二、自殺可以防範了,不再是「骯髒事」;因為研究證明自殺成因可能為精神疾病、重大失落、及衝動性格..。 三、自殺不再是別人的「家內事」,可能傷害到你;因為放瓦斯、燒炭會造成公共危險。 * 自殺防治工作需要你我來幫忙 近二十年來, 自殺率不斷的升高; 但, 不斷的積極防治, 這三年來, 自殺率已趨於平緩。 * 自殺事件的發生, 宛如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其實,自殺是多重因素的。 * 自殺成因多重且相互影響 個人危險因子 自殺史 精神病理 物質濫用 認知、人格因子 生物因子 家庭危險因子 家族史 父母的精神疾病 父母離婚 親子關係 獨居、移民 保護因子 家庭凝聚 宗教信仰 人格特質 壓力因應策略 壓力事件 失落:學業工作健康愛情 婚姻理念自由經濟 喪親:配偶,至親 創傷:身體或性虐待 媒體傳播與模仿 支持系統 家庭親友 專業體系 民間社團 年齡、醫療、工具致命性 * 就業服務 社會救助 低收入戶生活扶助 立即上工 1957福利關懷專線 愛心關懷服務網 債務協商 醫療院所社工部(室)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 勞工處就業服務台 資源 提供 民間助人機構 馬上關懷 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 就業諮詢專線0800777888 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 債權金融機構個別協商 銀行公會債務協商專 銀行局申訴專 內政部不當討債申訴專線 * 改變自我 張老師1980 (付費) 電話諮詢 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1995(付費) 心情溫度計(BSRS) 心理諮詢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心理諮詢(電談) 憂鬱症共同照護網 醫療協助 警消緊急救援 關懷訪視 自殺防治中心網 彰師大社諮中心(付費) 鄉鎮市衛生所精神照護 自我壓力檢測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心理諮詢(免費面談) * 自殺者通常以為沒路可走 一、精神疾患之自殺者受症狀干擾,自我控制力下降。 二、重大失落及衝動性格者,總以為「死」可以解決問題。 三、所以我們要推廣自殺防治守門人。 * 自殺防治守門人 * 關懷三種態度 一、我們尊重個人自主: 但, 我們相信, 大部份選擇自殺的人, 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 關懷三種態度 二、我們不傷害別人: 關心有時是一種壓力, 詢問有時令人不知所措; 但, 我們相信, 死亡比「雞婆、打擾」, 傷害更大。 * 關懷三種態度 三、我們積極行善: 人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神才可以; 但, 行善是人的本性, 助人最樂。 * 關懷步驟 一、問問題 二、積極說服 三、提供資源 * 問問題 關於”詢問”的忠告: - 一感到懷疑,立即詢問 - 如當事人不願接受幫助或不願談論,請堅持下去 - 在隱密的地方談 - 為這個談話撥出一段空檔,傾聽可以救人一命 - 要有“這可能是唯一一次介入幫助的機會”的認知 - 如果你無法問關於自殺的問題,找個可以提問的人 - 如何問是其次,重點是”你問了” * 間接問法: - 你最近是不是感到不快樂?(不快樂到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 你是否曾經希望睡一覺並且不要再醒來? 直接問法:〈關係良好時再問〉 - 你是否有想到要自殺呢? * 積極說服 一旦自殺意圖的風險變的明確,守門人的任務隨即轉變為-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 自殺常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這樣的想法「無法證實」。 勸說成功在於讓當事人心中覺得「多想幾分鐘,還有許多活路可走」。 * 說服技巧 - 積極、專注的傾聽當事人遭遇的問題。 - 不要急著評斷(當事人的遭遇、處境或想法)。 - 提供當事人任何形式的“希望”。 - 再接著詢問他:是否願意尋求協助?(你是否願意答應在找到任何協助之前,不要結束你的生命?) * 提供資源 自殺者通常認為自己無法得到任何的幫助,因此你必須要做得更多。 最佳轉介方式:直接帶領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