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中国水工业网论坛.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综合布线技术-中国水工业网论坛

综 合 布 线 技 术 METC-网络实训系列教材 2008.10.28 METC-网络实训系列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论………………………………(2) 第二章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33) 第三章 有线电视系统(CATV)设计……………………(140) 第四章 闭路视频监控系统设计…………………………(158) 第五章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179) 第六章 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技术…………………………(261) 附录: 第一章 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管理………………………(330) 第二章 典型综合布线工程的案例分析…………………(360)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标准与规范………………(400) - 1 - METC-网络实训系列教材 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论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智能建筑 的各应用系统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使智能建筑内各应用系统可以 集中管理。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建筑、通信、 计算机和监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要掌握综合布线技 术,关键是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要点及相关技术规范,积累一定的综 合布线工程经验。 重点内容: 智能大厦的组成及功能、综合布线的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综合布线常用传输介质。 难点内容: 智能大厦的组成及功能、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1.1 智能大厦的基本概念 1.1.1 智能大厦的兴起 在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 为了加强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了楼宇自动 化的需求,在建筑物内安装了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设备, 实现大楼的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的服务功能不断 增加,尤其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及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 展,使得大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强,满足了现代化办公的多方面需 - 2 - METC-网络实训系列教材 求。1984年1月,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 特福德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建,改建后的大厦称为都市大厦。 这幢大厦内添置了计算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高 速通信等基础设施。大楼的客户不必购置设备便可获得语音通信、文 字处理、电子邮件收发、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此外,大楼内的给排 水、消防、保安、供配电、照明、交通等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 了自动化综合管理,使用户感到更加舒适、方便和安全,这引起了世 人对智能大厦的关注。“智能大厦”这一名词从此出现。 随后,智能大厦在欧美、日本等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 一批智能化程度不同的智能大厦。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和 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大厦,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 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 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 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 80年代后期,智能大厦的概念开始引入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人们对工作和生活 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个安全、高效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 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一时期智能大厦主要是一些涉外的酒店和特 殊需要的工业建筑,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普 及程度不高,但是人们的热情是高涨的,得到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 以及业内专家的积极响应,可以说他们是智能大厦的第一推动。 为了实现智能大厦的规范化建设,1995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 - 3 - METC-网络实训系列教材 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发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国家建设部在 1997年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 行规定》,在1998年10月又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 统集成专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