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年夜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doc

华中师范大年夜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年夜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

华中师范大学当代文学考研笔记 当代文学 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 描写革命战争和农村生活的题材有了新的开拓,过去没有涉猎或涉猎很少的题材也有长足发展 张贤亮《绿化树》知识分子在西北农场劳动改造 张炜《古船》传统文化观念和心理的变革 陆文?夫《美食家》资本家“善吃” 汪曾祺《受戒》僧人生活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监狱生活 2.文学主题从单一转向丰富,从直露转向深邃 五六十年代,因强调为政治服务,主题比较单一;新时期以来,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意蕴进一步深化。 徐怀中《西线轶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相比,作家对当代军人精神世界的揭示,不再是单一的颂歌,而是走出了融颂歌、战歌、悲歌和挽歌于一体的浑厚、优美的交响乐章。 描写改革,蒋子龙和张洁笔下题旨不同; 描写女性,李国文《月食》、王安忆《流逝》、宗璞《心祭》、孔捷生《普通女工》,在主题的开掘上也各有自己的发现。 人物形象也由类型化转向写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 3.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创造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五六十年代:山西作家群(赵树理)、河北作家群(孙犁)、湖南作家群(周立波) 80年代:京味小说作家群(邓友梅、刘绍棠)、秦晋作家群(贾平凹、路遥、陈忠实)、津味小说作家群(冯??骥??才、林希) 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兼用,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刘心武《钟鼓楼》,展示了一幅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寻根文学;谌容《减去十岁》、刘奈拉《你别无选择》、莫言《红高粱》 4.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 《阿诗玛》《百鸟衣》《格萨尔王传》《嘎达梅林》 5.形成了一支经受严酷考验、能够勇敢战斗的文艺队伍 二、当代文学的经验和教训 1.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①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当作了文艺工作的终极目标 ②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变成为中心工作服务 ③把文艺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狭隘,忽视人民群众的多种需要 3.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建国初文学 文学概况和文学思潮 一、第一次文代会 1.时间:1949.7.2-7.19 2.目的:总结经验,确定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组织 3.主题:解决文艺的方向问题 继续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讴歌伟大的时代和人民,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4.缺点:着重强调解放区文艺,但对国统区文艺总结不够,对国统区进步作家的评价有偏颇,甚至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5.意义:标志着文艺界的大统一、大团结 二、第二次文代会 1.时间:1953.9.23-10.7(北京) 2.主题:探讨文艺的规律问题 3.中心议题:发展文艺创作(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英雄人物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4.不足:指出文艺作品应表现政策,文艺创作离开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 三、“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后创作 1.1956.5 毛? ? 泽? ?东于最高国务会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2.涵义: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3.意义: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创作成就 ①文艺理论批评方面 何直《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②创作上的三个突破 A.正是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发挥讽刺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的囿见。 巴人《况钟的笔》 C.创作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爱情题材的禁区。 宗璞《红豆》 邓友梅《在悬崖上》 刘绍棠《西苑军》 四、第三次文代会 1.时间:1960.7 2.人数:2300多人 3.主题: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道路 HYPERLINK /bbs/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13291pid=39861 \o 评分 0 九、茹志鹃、刘真的小说 1.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 《剪辑错了的故事》开“反思文学”先河 1958《百合花》 显著特点:不正面描写大海的洪波,而是采撷生活中的浪花、时代大合奏中的乐句,加以深入开掘和精细描绘,以反映生活的风貌、时代的主旋律 特别擅长写女性的心境,抒发她们的感情 风格清新、俊逸,于清新中见诗情,于俊逸中寓隽永 2. 刘真 1951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