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剧汉武帝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陈胜 吴广起义 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秦亡汉兴的历史, 你会想起一些成语故事吗? 楚汉战争 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约法三章、四面楚歌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大一统 第一场 “汉并天下”瓦当,1951年陕西临潼栎阳出土,面径17.5厘米,以双线纹分外圆为四个扇面形区,每区内有一阳文篆字,计“汉并天下”四字。此件瓦当为刘邦初定天下时所造。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采用郡县和封国并行制度。 高帝(刘邦)刑(杀)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 ——《史记·吕太后本纪》 刘邦大封同姓王 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刘邦所封的同姓诸侯王的封国,占据了国土的大部。……诸侯王占据了全国大片土地,其中尤以齐、楚、吴三国最大,几乎“分天下半”。 刘邦大封同姓王 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公元前154年)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公元前154年)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大汉天子》电视剧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建立中朝(内朝)、设置刺史、打击诸侯国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使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汉武帝茂陵(陕西咸阳东)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第二场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又称唐明皇,712—765年在位;在位期间,有开元与天宝两个年号。开元年间,他先后任姚崇、宋璟为相,针对当时的弊政进行改革;裁汰冗官,抑制食封贵族,压抑佛教,又提倡节俭,扩大屯田,兴修水利。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被旧史家誉为“开元之治”。天宝年间,他纳杨玉环为贵妃。终日纵情享乐,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执政,官吏贪黩,政治腐败。同时,府兵制破坏,各镇节度使掌握重兵,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玄宗被迫缢死杨贵妃,逃往四川。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 755-763年) 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内)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安史之乱( 755-763年)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藩镇割据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喜则连横而叛上, 怒则以力而相并。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 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 ——《资治通鉴》卷282 五代十国,实际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扩大。那时,武人权势极大,节度使、各州刺史大都是武人,彼此之间,凭借武力,争夺高下,乃至废立皇帝。 五代: 梁唐晋汉周, 前面加个后。 十国: 南平吴越吴, 南唐闽和楚, 还有南北汉, 再加前后蜀。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三场 北宋建立 赵匡胤 陈桥驿遗址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清·赵翼 北宋建立 赵普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宰 相 枢 密 院 (三衙) 侍 卫 马 军 司 殿 前 司 侍 卫 步 军 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请依据课文内容概括: 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入手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四场 皇帝 厂卫 五军都督府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全国 军队 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内阁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