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套).docVIP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套)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7分 一、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1分。下列句子中,一项是二、共分。”的一项是: A.①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②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①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②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①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②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①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②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第二部分 (共123分) 10.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译文: ②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译文: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 隆孰能如此乎!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①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 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3分):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③“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5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共9分。 ①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 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②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早在1916年,中国科学社的创建人任鸿 隽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