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优生辅导专题训练18.doc

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优生辅导专题训练1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优生辅导专题训练18

2018届高三下学期优生辅导专题训练18 第1讲 社会热点——直击高考追踪七大热点主题 主题一 社会转型——文明演进的新起点,历史剧变的精彩时刻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文明变迁中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断,是人类文明连延的新起点。这种转型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式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 剧烈的社会变革,丰富的历史内容,很容易引起历史命题者的关注,成为近年高考新的命题点。也正因为如此,在东西方文明发展演进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转型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复习备考中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 1.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上,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瓦解,郡县制逐步确立,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3)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奠基。 2.明清时期 (1)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表明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对外关系上,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4)思想上,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理学仍然占统治地位。 3.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1)政治上,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清政府开始由“敌对”到采取对外“和好”的政策;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经济上,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4)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交通近代化不断发展,报刊业发展迅速。 4.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中国从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变。 (2)经济上,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使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深层次的文化层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949—1956年) (1)政治上,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2)经济上,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同步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步入国际外交舞台;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熟,这一原则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6.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政治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经济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进程。 (3)思想上,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三次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4)社会生活上,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 1.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1)经济上,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葡、西、荷、法、英等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