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宗羲对康熙朝官修《明史》的贡献.pdfVIP

论黄宗羲对康熙朝官修《明史》的贡献.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黄宗羲对康熙朝官修《明史》的贡献 论黄宗羲对康熙朝官修《明史》的贡献 杨绪敏 内容提要 明亡后,黄宗羲与许多晚明大儒一样,秉持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但出于对故国 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对清朝官修《明史》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他不仅同意弟子万斯同、万言和 )L--7-黄百家参与官修明史,而且主动提供修史的意见和建议,充当局外顾问,提供资助修史的资 料.甚至撰写某些篇目以供参考,对官修《明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黄宗羲 官修《明史》贡献 杨绪敏.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21116 明亡后,晚明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持不与清廷合 史,比如潘耒、朱彝尊、毛奇龄等,但对于把气节看得 作的态度。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颐、孙奇逢、 比身家性命更为重要的一流大学者来说,亲自投身 傅山等。康熙亲政后不久,清廷改变了此前对汉族知 史局参与修史,仍然难避归降之嫌,于是就出现了或 识分子一味打压的政策,采用怀柔的手段以笼络人 以布衣身份修史,或间接参与修史的情况。黄宗羲就 心。正如梁启超所云:“值康熙亲政后数年,三藩之乱 属于间接参与修史的典型。 ’ 继起。康熙本人的性格,本来是阔达大度一路,当着 康熙十七年(1678),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 这变乱时代,更不能不有戒心,于是一变高压手段为 方蔼以诗动员黄宗羲应征,遭婉言拒绝。深知其师为 怀柔手段。”康熙帝的怀柔手段表现为:一是康熙十 人的陈介眉称:“是将使先生为叠山(宋谢枋得,人称 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二是康熙十七年的荐举博学 叠山先生,宋亡不仕,魏天{;占强之北上,不食而死。)、 鸿儒,三是康熙十八年的开《明史》馆。前两手段都失 九灵(元戴良,号九灵山人,洪武十五年,招至京师, 败了,只有第三招“却有相当的成功”,“因为许多学 要其做官,以老疾固辞,次年四月自杀)之杀身也。”[2】 者,对于故国文献,十分爱恋。他们别的事不肯和满 后叶氏面奏康熙帝再作举荐,又遭陈介眉的劝阻。黄 洲人合作,这件事到底不是私众之力所能办到,只得 宗羲对陈氏的劝阻深表感谢:“吾兄力止,始闻之而 勉强将就了。”[1】清廷抓住明朝遗民对故国历史的关 骇,已喟然而叹,且喜兄之知我也。……某年近七十, 注,一方面确实需要他们协助修史,更为重要的是借 不学而衰,稍涉人事,便如行雾露中。老母年登九十, 此可以笼络人心。此举确实吸引了一批学者参与修 子妇死丧略尽。家近山海,兵声不时撼动,尘起镝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的研究”(项目编号:11BZS001)研究成果之一。 ·--——224·--—— 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历史学研究 则扶持遁命。二十年以来,不敢妄渡钱塘,亦不敢一 记》、《思旧录》1卷等。其目的是为了保存史料。他在 月留也。母子相依,以延漏刻。若复使之待诏金马,魏 编纂《弘光实录钞》时说:“寒夜鼠啮架上,发烛照之, 野所谓断送老头皮也。”[31徐元文担任《明史》监修,欲 则弘光时邸报,臣畜之以为史料者也,年来幽忧多 聘宗羲修史,宗羲“以母既耄期,己亦老病为辞”141。黄 疾,旧闻日落。十年三徙,聚书复阙。后死之责,谁任 氏坚持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显然是为了保持民族的 之乎?先取一代排比而纂之,证以故所闻见,十日得 气节和自己的名声。但他对故国的历史始终不能忘 书四卷,名之日《弘光实录钞》。”…他所编纂的《行朝 怀。他说:“国灭而史亦随灭,普天心痛。……当是时, 录》,记载了南明隆武、绍武、鲁王、永历等几个小王 人士身经丧乱,多欲追叙缘由,以显来世。”[月他本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