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夏衍对西部抗战文化的贡献
王 婧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 1 1 00)
摘要:夏衍是我国西部抗战文化中颇具代表的文化名士和领导者之一。抗战时期,他身处西南大后方,在
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主要致力于新闻:~It-rJ事业、戏剧的领导与创作、统一战线的组织工作等。他所做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宣传了党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鼓舞和团结了广大民众,为西部抗战文化的发展与繁
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夏衍;西部;抗战文化;贡献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11 1)o5—0068—0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发动大规模的侵华行 发展至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报纸,不仪源于党的正确领
动,中国东部的许多城市沦陷,随着人们的大量向西 导,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报社同仁的艰苦努力,而
迁徙,中国文化的重心也随之西移。在这里,遭受摧 更离不开总编辑夏衍的卓越领导。
残的文化得到了重生并以抗战文化为核心逐渐发展壮 首先,为争取 “救报”在桂林的合法地位,复衍
大,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回顾历史,那些为西部 根据当时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李克农同志的意见,在
抗战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化人,其鲜明光辉的战 刘仲容陪同下拜访了广西文化教育界元老李任f:先
斗形象将永久被历史所铭记,夏衍就是其中之一。 生,并对当时的广西省省长黄旭初做r“礼节性”砰
夏衍是我国著名的电影、戏剧艺术家和社会活动 访。其次,为明确 “救报”在桂林复刊后的方针政
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夏衍随《救亡日报》 策,以及筹备复刊必须的人力物力,夏衍赴长沙向
从上海先后至广州、桂林, “皖南事变”后赴港,后 恩来和社长郭沫若请示工作。再次,为 “救报”能在
又经桂林转入重庆。在此期间,夏衍几乎一直是身处 桂林 “自力更生”复刊,辗转奔赴香港筹集开办经
西南大后方,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统战工作和文化宣 费。1939年1月,《救亡日报》在争取各方面条件基
传工作。其中在文化宣传方面,夏衍的贡献主要体现 本具备的情况下,成功在桂林复刊。
在他对新闻报刊和进步戏剧的领导与创作上。 “救报”在桂林复刊后,夏衍的工作变得史加的
呈 一 、 《救亡日报》的卓越领导者 繁琐。他不仅要主持编采和评论业务,要亲自写稿,
夏衍曾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 四处奔波为报纸筹款,还要代表报社同各方面人上交
全国解放,我由于偶然的机缘,当了十二年新闻记 际应酬,要应付国民党检查机关的纠缠等。
者……但是尽管环境艰难,国民党的文网严密,但我 为了让 “救报”在桂林办得有特色、 加符合大
觉得这十二年是我毕生最难忘的十二年,甚至可以说 众的心理需求,夏衍多次向同行的办报经验人上虚 t2,
是我工作最愉快的十二年”…。夏衍在抗战时期所从 请教。对报刊的版面结构、具体内容、文宁风格、发
事的新闻报刊工作,很大部分表现在他对《救亡日 行管理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例如:明晰各
报》的领导上。 版界限,精简新闻,丰富通讯报道,增设副刊栏¨,
《救亡H报》是抗战时期党直接领导的在国统区 采用通俗文风,建立评报制度等。
进行文化统战的报纸。自1937年8月它作为上海文化 为强化 “救报”的评论环节,吸引了更多渎者的
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创刊以来,夏衍就一直担任该报 关注,夏衍不仅利用其在文化界的关系,邀请省内外
的总编辑。虽然当时《救亡日报》的社长仍是郭沫 的文化界知名人士为 “救报”撰写时评,而且他还亲
若,但是郭老的工作重心在重庆,担任文委会主任, 自写稿,每天写1篇1000字左右的社论,只有生病的时
无暇顾及 《救亡日报》,因此《救亡日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