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分析试验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分析试验探究

一、教材分析 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 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正确认识。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二、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敏捷,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重点 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 开展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认知、体验,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和教师恰当的启发、引导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准备: (1)多媒体素材:空气质量报告、酸雨危害的图片等。 ⑵实验探究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⑶实物:如——新、旧报纸;普通木耳和用二氧化硫熏蒸过的木耳。 学生准备:填写预习学案。 ㈠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在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人们经常燃放烟花爆竹表达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当你欣赏着美丽的烟花、听着响亮的爆竹声时,你是否还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知道这是什么物质产生的气味吗?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素材让学生了解SO2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CO2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设计意图】学生将会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及已有知识,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由此认识到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提出问题: 1、从上面的实验你知道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那么作为酸性氧化物它还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2、常见硫元素的化合价有-2、0、+4、+6,分析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SO2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3、展示普通木耳和用SO2熏蒸过的木耳,你能想到SO2可能还有什么性质? 参考提供的实验用品及课本88页【方法导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预测。 【说明】 为了减少SO2带来的污染并节约药品,我选择的是针筒微型实验:依次在点滴板上滴加所需溶液,然后将针筒中的SO2推入其中观察现象。 讲授并提问 工业上经常利用SO2的漂白性来漂白纸张,如我们看的报纸,请仔细观察新、旧这两张报纸,你能想到SO2的漂白性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我们能不能用实验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 认识SO2 漂白的暂时性和可逆性。 体会SO2使品红溶液退色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分别源于它的漂白性和还原性。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SO2与Na2O2、HClO等物质的漂白性,既回顾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 这一过程的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养成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角度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进一步巩固了SO2的化学性质这一学习重点。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用途的了解,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的哲学观点,能客观的评价二氧化硫的“功”与“过”。 ㈢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1、根据提供的试剂对烟花引爆后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硫进行检验。 2、从二氧化硫的来源和性质两方面讨论如何防治二氧化硫带来的污染。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呼应了课堂开始时的设问,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有知识的传授,我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从而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怎样把握好课堂进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自主学习是教师应该特别重视的。 不管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教师演示实验,我都有意或无意地渗透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三章 第3节 硫的转化 第二课时 鲁科版 莱阳九中 姜新娜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的设计 学习模式 提出猜想和假设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交流研讨,得出结论 学生自己动手获得感性认识,根据现象分析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知识,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模式 空气质量报告 莱阳空气质量指数 141 轻度污染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 PM2.5 107μg/m3 PM10 120μg/m3 二氧化硫 121μg/m3 二氧化氮 89μg/m3 一氧化碳 2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