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GrangerCausalityTest因果关系检定-树仁大学.DOC

研究方法GrangerCausalityTest因果关系检定-树仁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方法GrangerCausalityTest因果关系检定-树仁大学

香 港 樹 仁 學 院 經 濟 學 系 Working Paper Series 粵港經濟關係互為影響的實證分析 李樹甘博士(香港樹仁學院經濟學系) 林志輝博士香港樹仁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一 引言 「粵港經濟關係」是個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便一直被工商界和學術界所重視的研究課題;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就有不同角度的研究。在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前,香港和廣東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和經濟體系;但因為地理和文化的因素接近,廣東成了香港資金投放的主要目的地。而血緣和地緣的接近,更使到香港的廠商可以繞過制度所形成的貿易和投資的阻礙,進入廣東市場,致使香港主導著兩地急促發展起來的密切經濟關係。可是,在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後,影響著粵港兩地經濟發展的因素起了很大的變化。就廣東而言,中國的快將加入WTO,使其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這定必加快廣東的市場經濟發展及新經濟體系的建立。就香港而言,在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下,現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的瓶頸關頭,新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因此,粵港經濟關係的相互影響性是否有所改變,就成了個極具研究價值的課題。 二 粵港經濟關係的發展 香港每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都是源於它與其腹地(廣東和南中國)之間關係的改變。在1950年,韓戰和冷戰在東亞爆發,香港失去了它的腹地和作為轉口港的地位。香港轉向以出口導向的工業化發展求存,而美國則成為香港工業製成品的首要市場。香港遂成了「大美國經濟圈」的一部份,而非中國經濟的一部份(宋恩榮 1998 到了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期,因為香港工人的工資急速上升,而香港的廠家在多年生產經濟中累積了不少人力成本,如果香港的廠商不能搬遷到人力資源充足和工資低水平的地方,其倚賴勞動密集生產的製成品便會越來越昂貴,出口就會出現困難。但是,香港大部份的製造商都是小型企業,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克服地理和文化的障礙。但中國改革開放正好為香港帶來巨大的機遇,而廣東有地緣和血緣的優勢,正好給予香港廠家黃金機會,將其工廠搬回廣東省內去。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期,廣東頗為落後,但基於與香港的聯繫,廣東由一個相對落後的省份急速發展成為中國在改革時期的主要經濟發展地區。由1987至2001年,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系,每年平均約有10%的增長。但在同一時期,廣東每年平均約有13%的增長,比全國平均高3%。以各省本地生產總值來計算,廣東由1987年位居全國第七位,至如今高踞全國各省生產總值排名第一位;廣東2001年的生產總值是10647.71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生產總值的11.1%。廣東能夠脫穎而出,香港的參與和貢獻,功不可沒。香港一直是廣東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廣東吸收外來投資的主要來源地。改革開放以來至2002年底,廣東共引進港資企業七萬多家,實際利用港資859億美元,全省利用外資近七成來自香港;2003年廣東外貿進出口2211.1億美元其中有1600多億美元貿易額是與香港進口或經過香港轉口的,佔了廣東外貿的七成以上(梁百忍2003)。以上不爭的事實證明香港一貫以來都非常緊密的影響著廣東的經濟發展。香港除了在資金、市場資訊和管理技術實質地幫助廣東經濟發展之外,香港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以至制度示範作用,早已深入廣東民心,潛移默化地改變當地現代化的思維和風貌。 香港在廣東的投資也改變了兩地的經濟。一方面,香港的資金、世界市場資訊和現代管理方法,迅速地催化了廣東的經濟和社會轉型,當中「香港效應」明顯地產生了重要的示範作用。廣東的起飛快於其他中國地區,毗鄰香港是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香港廠商在廣東直接和間接僱用了接近1,000萬工人,同時香港製造業的勞動力則由1984年的905,000人下降至1997年底的288,887人。通過將勞動力密集的工序遷移至廣東,香港便能把資源集中在較技術密集的工序上,如產品設計、採購、生產管理、品質控制和市場推廣。香港的製造業便能達到非常快速的勞動生產力增長。廣東加工出口的發展亦增加了其對香港的服務業,包括轉口貿易、航運、保險、商業服務和金融服務的需求。香港製造業和香港經濟越來越以服務業導向,簡單來說,香港成為工業化的廣東的經濟首都。而香港經濟的快速增長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始,其後十多年幾乎沒有停頓過,「前店後廠」的安排也為香港創造了可觀的財富,直至回歸後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才終止。 粵港兩地共同構築的「前店後廠」的加工貿易合作格局,曾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隨著香港製造業大規模各國遷移的完成,中國加入WTO後內地市場的全面開放,這種「前店後廠」格局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優勢,特別是時至今日,在廣東設廠的港資製造業企業,部分仍然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低水平生產模式。對於這部分企業而言,生產出來的產品附加值較低,企業在爭取訂單上缺少議價能力,不能適應瞬間萬變的現代經濟環境。另一方面,香港在回歸之後,即遇到亞洲金融風暴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