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 第2单元 第5讲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__________。 ③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_____________,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__________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__________被大量消耗。 ③__________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__________。 ②加大保护_____________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____________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全球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 (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 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 ①全球气候变化 a.氟利昂使用 ②臭氧层破坏 b.SO2等的排放 ③海洋污染 c.CO2的排放 ④酸雨 d.植被破坏 ⑤土地荒漠化 e.石油泄露 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 (2)我国自16世纪以来,人口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自16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J”型增长,并将一直呈“J”型增长( ) (3)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4)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5)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下列问题: (1)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3)人口膨胀最后会不会导致地球毁灭? [提示](1)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壤,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继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 (3)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比较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异同 (1)相同点: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会决定人口密度大小。年龄组成可预测人口密度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等。 (2)不同点: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 3.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高考警示] (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②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我净化能力。 (2)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 (3)水体污染后的物质及生物的变化规律: ①有机物污染→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氧气浓度迅速下降→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好氧细菌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厌氧细菌死亡。 ②无机物污染(N、P)→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下层植物死亡→缺氧使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快速繁殖。 [解析] 大量含氮、磷的化肥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水,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 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①若是由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是由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是由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①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 酸雨形成的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8.3俄罗斯第一课时.ppt
-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8.1日本1.ppt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doc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doc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doc
-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科综合试题.doc
- 山西省右玉县第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课题一第二课时预习卡.doc
- 山西省右玉县第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课题一考练卷(无答案).doc
- 思想3.2 分类讨论思想(测试卷)-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理数一本过精品(新课标版)(原卷版).doc
- 总39课时 1.2二次根式教案.docx
- 总39课时 1.2 二次根式导学案.docx
- 总39课时 1.2二次根式课件.pptx
- 思想3.2 分类讨论思想(测试卷)-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理数一本过精品(新课标版)(解析版).doc
- 思想3.2 分类讨论思想(测试卷)-备战2018高考高三二轮文数一本过精品(新课标版)(解析版).doc
- 成都中考物理小专题(二)测物质的密度.doc
- 成都中考物理小专题(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doc
- 成都中考物理小专题(四)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doc
- 成都中考物理小专题(五) 动态电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