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博野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试卷 历史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2.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3. 东汉桓谭指出:“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驱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材料说明(  ) A.官员普遍挪用公款放高利贷 B.政府严格限制高利贷的利率 C.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民众纷纷仿效官员放高利贷. 4.《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5.“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下图“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地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 6.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7.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8.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 A.北宋京城店铺以经营餐饮为主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 9. 《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反映唐代手工业者(  )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 10.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1.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12.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13. 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交通运输的不便 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洋布洋纱的冲击 1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 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15.“……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