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市波浪理论的秘密
波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 ),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玛丽斯维利镇Marysville.
1891年,也就是艾略特20岁的时候,他离家在墨西哥的铁路公司工作。大约在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他的会计职业生涯。在随后的25年里,艾略特在许多公司(主要是铁路公司)任职,这些公司遍布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州。后来,他在危地马拉大病一场,并在1927年退休。退休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养病。正是在这段漫长的休养期间,他揣摸出了股市行为理论。他认为波浪理论是对道氏理论的必要补充。1934年,艾略特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J?Collins )建立了联系,告诉了他自己的发现。到了1938年,柯林斯终于被他深深地折服了,于是帮助他开始了他的华尔街生涯,并且同意为他出版《波浪理论》(The Ware Principle )。柯林斯举荐艾略特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杂志的编辑。1939年,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一边发表12篇文章精心制作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也就是艾略特去世前两年,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Nature`sLaw--The SecretOf The Universe)波浪理论——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波浪理论(Wave Principle)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艾略特波浪基础--黄金比率和费波纳奇数列一、斐波南希数列为波浪理论的结构基础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开山祖师,在1934年公开发表波浪理论,指出股市走势依据一定的模式发展,涨落之间,各种波浪有节奏地重复出现,艾略特创立的波浪理论,属于一整套精细的分析工具,包括下列三个课题:1、波浪运行的形态;2、浪与浪之间的比率;3、时间星期。艾略特在1946年发表的第二本著作,索性就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Natures Law)。波浪理论第二个重要课题,系浪与浪之间的比率,而该比率实际上跟随神奇数字系列发展。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规律》一书中谈到,其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是一系列的数列,是斐波南希在13世纪时所发现的,因此,此数列一般却称之谓斐波南希数列。
神奇数字系列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简单的数字系列,但其间展现的各种特点,令人对大自然奥秘,感叹玄妙之余,更多一份敬佩。其实早在中国《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就道出了神奇数字系列的真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神奇数字系列包括下列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无限。
构成斐波南希神奇数字系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而3,实际上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例如3加5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无限。表面看来,此一数字系列很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这个数列被称为费波纳奇数列。这个数列有如下特性:(1)任何相列的两个数字之和都等于后一个数字,例如:
1+1=2;
2+3=5;
5+8=13;
144+233=377;
……
(2)除了最前面3个数(1,2,3),任何一个数与后一个数的比率接近0.618,而且越往后,其比率越接近0.618:3÷5=0.6;8÷13=0.618;21÷34=0.618;……
(3)除了首3个数外,任何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率,接近1.618。有趣的是,1.618的倒数是0.618。例如:13÷8=1.625;21÷13=1.615;34÷21=1.619;……
二、平方的秘密俄罗斯著名数学家韦罗斯利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