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XXX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题 目: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作 者:
学 号:
指导老师:
文 学院 中文 系
专业 级
年制 班
年月日
主要内容简介:
当社会遭遇大动荡、大破坏、生命遭摧残、人性被扭曲之时,玄学思潮萌生了,同时文学风气也为之变化;而阮籍作为这一时代的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正始时代的杰出诗人,他通过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都一一表达出来,留给我们一片忧虑的同时,也给我们深深的思索。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他,有着诗人与哲人的双重气质,他深深地体味着现实人生的忧伤,同时又苦苦地沉思着天人之际的玄理,并追求心灵的寄托,这在他的诗作里都有所表现。
他的诗作表现的主题、内容有一如既往的忧伤和孤独,通过刺世、言志与任诞将他的孤独的生命感受和清逸玄远的生命意象全部表达出来,并此形成了他特有的独特孤寂的人格,成为苦闷人生的象征。
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⑴
作者
摘 要:从汉末到魏晋是中古思想史上生命意识勃兴的时代。当社会遭遇大动荡、大破坏、生命遭摧残、人性被扭曲之时,玄学思潮萌生了,文学风气也为之变化。而阮籍,既是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又是正始时代的杰出诗人,在他身上,同时糅合着诗人与哲人的双重气质,他深深地体味着现实人生的忧伤,同时又苦苦地沉思着天人之际的玄理,并追求心灵的寄托,阮籍将这种生命的感受,完全融入他的不朽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中。
关键词:生命; 感受; 忧伤; 人性
阮籍(210-263),字嗣宗,“竹林七贤”⑵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正始名士的代表诗人,与嵇康并称“嵇阮”。他出生于一个有着儒学传统的家庭,其父为从小受学于汉末大儒蔡邑并为“建安七子”⑶之一的阮瑀⑷,但在阮籍不到3岁时去世。阮籍的少年时代,正是晋魏政治集团势力蒸蒸日上的时期。作为旧臣遗孤,阮籍有着优裕的生存环境,这养成了他气宇宏放、真率伟岸的个性,也培养了他早年之“济世志”。《晋书·阮籍传》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1]
这种表现,正是建立在追求个体生命自由基础上的人格品质。在阮籍的身上,它表现为相互兼联的几个方面:一是视野广阔中所树立的宏放的志气,二是自傲真率的生命个性,三是敏捷的审美艺术能力,四是情感专一执着,达到了痴的境界。然而就是这些关联,使得生活于世俗现实中的阮籍更为痛苦,故而感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本身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祸起无端的斗争时期,夹在迅速走向腐化、并且意志松懈的曹魏集团与暗中积聚力量、深于谋略的司马氏集团之中,作为名士的他,如果没有那种崇尚自由、追求超越的艺术人格,没有那种独立不倚的伟岸的个性,他是可以左右逢源,进退裕如的,可偏偏有着桀骜不屈的个性,不愿于是浮沉,所以他三次辞官,且都是以身体有病为由从官场抽身而去。
《阮籍传·奏记诣太尉蒋济》记载:“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之税,以避当途者之路。”[2]只是由于乡亲共喻之,阮籍“乃就吏,后谢病归。”这是阮籍第一次被迫出仕又借病归隐。《晋书》又曰:“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这是阮籍第二次以有病为藉口从官场退出。大约正始八年,阮籍第三次被征召,这次召他的是垄断朝政的大将军曹爽。《晋书》记载:“曹爽辅政,召为参军,(阮)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曹)爽诛,时人服其远识。”这是阮籍第三次借口有病而从官场抽身而退。
然而,即使三次辞官,依旧无法摆脱司马氏集团的控制。于是,嘉平三年(249)成为阮籍一生的分水岭,他开始在司马氏手下做官,一直到死。以他的名士地位和社会关系,他若再拒绝征召,难免有杀身之祸,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隐逸之思寄托于诗中。
再阮籍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封侯,二是劝进。而这两件事更就说明了他无法避世事的两难。《世说新语·文学》曰:“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3]从这则记述我们更能看到阮籍的个性:躲避,躲避不过就醉酒,醉酒后就言忘记;当难以逃避时,文章一定会写的清壮。这成为他典型的避世事方式。
假若没有《咏怀诗》传世,我们只当他会是史载的一个平庸、依附、或者圆滑应世的官僚,可是有了《咏怀诗》,后世人便看到了阮籍对于当时政治的危机与恐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