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与哲学文化的实用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太极拳与哲学文化的实用关系 哲学是为了实践而存在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运动、武术,大概没有一种可以像太极拳这样,与哲学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这里谈的哲学,并不是指一般的西方哲学,而是指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太极拳与易学、理学和老庄的关系尤其密切。 其实「哲学」一语,来自19世纪末日本学者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上没有「哲学」这个术语,只有儒学、老庄和佛学。“philosophy”本意是爱(philos)智(sphia),因此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以来就偏重在理论的探讨;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释、道,都着重在实践,以之为生活的指导。譬如「学生」一词,来自道教创始人东汉末年的张道陵,他自己谦称为「学生」,其本意为「学习如何生活」。十八世纪欧洲知识界极有代表性的人物鲁索(J. J. Rousseau, 1712-1778)就曾说:「学识与人品无关。」在欧洲有很高的学术或艺术成就的人,其品德修养极差的比比皆是,譬如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这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是难以想象的。儒家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辩是理论层次,但这一切无不为了「笃行」这个实践的工夫。其实,近代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就主张:「理论是为了实践,实践对于理论拥有优先权。」这种看法倒与中国传统学问若合符节。 练太极拳可以变化气质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先生曾经说:「习练太极拳可以变化气质」。这可从代表传统儒学的理学大师得到印证。北宋大儒张横渠(1020-1077)说:读书是为了「自求变化气质」。横渠认为人性有两个层次,即「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指吾人乃禀天地之气而成,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天地之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所同具的天性。但人得阴阳五行之秀,为万物之灵,所以人的天地之性最为灵秀。所谓天地之性,其实是指天地生物的仁心善性。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有天无地,万物不得长养;有地无天,万物也得不到雨露的滋润。天地之性就是好生之德,要让万物得以出生繁衍,充分长养,让万物潜在的天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仁德善性就是天地之性,人生来就被赋予这个纯一不杂的善性。至于「气质之性」则是指每个人出生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的不同,譬如出生的年份、节令、时辰、地理位置、山川自然环境、家庭条件、父母性格、种族、信仰等无数不同的条件,而形成不同的气禀与性格。所以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气质之性在于对外物有所追求,张横渠称之为「攻取之性」。他说:「攻取,气之欲。口腹之于饮食,鼻舌之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这是人性中诸恶的来源。张载主张改变「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他说,虽然「人之气质美恶,与贵贱夭寿之理,皆是所受定分」,但「气质恶者,学即能移」,通过学习克服追求外物的情欲,「使动作皆中礼」,则能变化气质,从而恢复本来的善性,即「天地之性」。借着无私、寡欲,去除后天、外在的影响,就能显露先天、内在的天地之性。练太极拳也一样,要借着勤练拳架,将拙力、蛮力去除殆尽,彻底松柔之后,内劲自然就出来了。 北宋另一位大儒周敦颐(1017-1073)则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是指宇宙万有处于阴阳未分、一片静寂的太初状态,一动就有了阳,动到极致,物极则反,就沉静下来。一静就有了阴,静到极致,又开始运动。运动与静止互为根源,阴阳分开对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有了阴阳二气,就能化生万物。依照〈河图〉所标示的顺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水火木金土五行一出,东西南北中五位确立,就以五行配五气,即温、热、平、凉、寒,亦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就是「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其实,五行就是阴阳,阴阳就是太极。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说:「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所以我们不要把太极拳仅仅用来健身而已,要抓住太极原来的意义,体认到太极拳是一种「文人拳」,更是一种「哲学拳」,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一种「理学拳」。 练太极拳在练一口气 中国传统武术有句名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尤其重视练气,道教特别重视养生之道,要求人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则成仙。」太极拳要求「内练一口气」,对呼吸有特别的要求,即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要求像胎儿在母体里,藉由脐带来向母体吸收养分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