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海岱文化与东夷文化起源发展老略
海岱文化考古学把山东厚重的人文积淀,称之为“海岱文化”,即在泰山与箭簇形海岸线之间发展起来的陆相文化与海洋文化相匹配的中国区域文明。‘海岱文化’有时也被称作‘东夷文化’,它是经过早期的酝酿,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时期的初步形成,到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发展到鼎盛,岳石文化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到岳石文化晚期随着商人的东进而被瓦解和分化,最后融入了以商周文化为基础的中原文化。海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岱文化区的概念是高广仁和邵望平两位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要以泰山为中心,包括山东省、河北东南部、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海岱文化区早期的人类是沂源人和新泰人,沂源人距今五十五万年左右,它标志着旧石器时代的山东人尚处于猿人或直立人发展阶段,新泰人距今二至五万年左右,它标志着旧石器晚期的山东人已进入到现代人阶段。海岱文化区的起源与开始向上追溯到后李文化,距今8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泰沂山南北两侧地区、东起淮河流域、西至济南以西。后李文化之后是北辛文化,主要分布在泰沂山南北两侧地区,距今7000-6100年。北辛文化身后是大汶口文化,距今6100-4600年。距今4600年左右,海岱文化区进入了龙山文化时代,它是一个大分化和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史前社会的一个转折点。龙山文化时期以后发展为岳石文化,距今3900-3400年,岳石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及后来的早商文化大体同时。中国大陆东部,从东岳泰山周围到东海沿岸的这块土地上,自古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如果不计阶段性的群体构成差异,权且按习惯上的上古族系称谓浑言之,这些古人类可统称之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亦即近时大家习称的东夷文化或海岱文化。东夷民族的渊源,据现在所知的考古资料,已可上推到大约与北京猿人同时的沂源猿人。考古发掘越来越证实,东夷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鲁中泰沂山区,迄今所见沂源猿人化石及其后继者的旧石器遗址,几乎全都集中在泰沂山脉中段。此后在长达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东夷人”逐渐由山岭移居平地,下至距今3-1万年前后,已出土的细石器遗址成群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平原、台地和低山丘陵谷地上,从两河上源一直延伸至苏北。以类型复杂的细石器为标志,“东夷人”这时大概还处在农耕文化的前夜,以陶器言之则属于先陶期。?东夷民族的新石器文化,目前已确定下来的考古学谱系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3个前后相连的阶段,大致从距今八千年上下至四千年上下,其发展速度是大大异乎寻常的。北辛文化时期,原始农耕已有所发展,磨制石器日趋精细;而村落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建筑表明,这时东夷人早已走向定居生活。与此相应的是多种类型的泥条盘筑陶器大量出土,可用以印证东夷人熟食技术的进步和饮食结构的改善棗这点对促进人体的进化和文化创造的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继起的大汶口文化(约自距今6500年至4500年前后),是东夷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发展阶段;特别是它的中后期,在总体的成熟程度上,不少学者认为超过中原仰韶文化。除了与各地同时代文化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是格外高明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是鸟造型的袋形三足器棗陶,这种器物一向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标准化石”。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炊煮,而是被作为祭器使用,把它与黑陶高柄杯(一般认为是酒器)等组合起来看,可以窥见东夷民族以宗教祭祀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之早熟。大汶口人的玉器制作、雕刻和雕塑艺术也是相当发达的,以之与制陶业等汇总考察,可以形象地再现当时东夷民族社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龟甲的出土,反映出东部地区起源久远的占卜之风。方形或长方形房屋的建筑形式大致定型,不仅有众多的村落遗址,而且还出现了成批的大规模聚落中心,近年还在鲁西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城。另有十几例陶器符号出土,它们的结体极似后来甲骨文、金文的构造,被认为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汉字萌芽形态。这些都表明到大汶口文化时期,文明因素已积累甚厚。下及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区内单元文化的进一步组合日趋显豁,迄今在鲁西和鲁北已发现的多组古城池遗址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时东夷民族的陶器制作,最以精美的“蛋壳陶”(一种薄如蛋壳、通体内外黑亮如漆、质地极纯的黑陶高柄杯)著称,陶亦发展出多种极具艺术美感的新形式。玉器制作有专门的作坊,占卜龟甲开始钻灼。文字发展的线索尚须进一步追寻,已公布的丁公陶文看上去相当草率而成熟,是否即是东夷龙山文字,目前还有争议。小型铜件也屡有出土,但尚未见到铜容器。种种因素表明,到龙山文化时期,古老的氏族制度将接近它历程的终点,文明社会的曙光已灿然可见。?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相对来说甚为整齐,大致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