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氏家训 做人处世的典范 图
颜真卿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著名学者颜之推留给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很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颜之推将自己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颜之推把读书做人作为《颜氏家训》的核心议题,认为圣贤之书教诲人们“诚孝、慎言、检迹”,读书治学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在忠君效国方面,颜之推告诫子孙须“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对于骄横奢侈之人,通过“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如何以谦卑自守,以礼让为教之根本,以恭敬为立身之基,自知行为有过失,从而收敛、抑制骄奢之态。在金钱欲望面前,通过“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使自己产生悔恨羞耻之心,改邪归正。在生死方面,反对因“贪欲”而“伤生”、因“谗慝”而“致死”,君子应该珍惜生命,但要敢于担当,“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是君子应当做的。
《颜氏家训》中的谆谆教诲,在颜之推的五世孙颜真卿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颜真卿(709年—785年),为官近五十载,历任县尉、监察御史、平原太守、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职,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敢于担当。
忠诚
广德二年(764年),因尚书右仆射郭英乂为迎接汾阳王郭子仪父子入朝、不按常规安排百官站位顺序的做法,颜真卿愤愤而书《与郭仆射书》加以斥责。颜真卿认为“朝廷纪纲,须共存立”,并极力维护国家的政治制度。大历二年(767年),颜真卿被贬赴吉州任上书写《守政帖》,告诫后人“政可守,不可不守”,“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正如《颜氏家训》所说:“守职无侵,见危授命。”颜真卿性情耿直,一生多次被贬,但能上能下,始终不减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建中四年(783年),受卢杞陷害,颜真卿被迫前往许州安抚李希烈,明知凶多吉少,但君命不可违,忠君殉道,视死如归,如其所言“行其道而死生勿替”。叛将李希烈对其威逼利诱,始终不可动摇其浩然正气,颜真卿最终被缢死,壮烈殉国。其行为如孔子所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颜真卿一生“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奉公循理,不伐能,不矜功,以天下兴复为己任,最终“泯躯而济国”。其忠义正气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辉。五百年后文天祥在元人囚室写下《正气歌》,道出历来忠臣义士坚守道义的肺腑之言,可借以感受颜真卿当时的情怀。
干净
颜真卿一生为官,清廉奉公。在升州刺史任上等待交接前往京城任刑部侍郎时,竟然陷入“阖门百口,几至糊口”(《蔡明远帖》)的地步。幸好有在饶州刺史任上的僚属蔡明远前来援助,方解一家饮食之患。又有一次全家几个月来只能吃粥,此时颜真卿是正三品的刑部尚书,按理来说官高权重不应该贫困到如此地步,但从颜真卿在《乞米帖》中述说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辛。仍恕干烦也。”又在《鹿脯帖》中写道为妻子生病服药而求鹿脯:“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可见身为高官的颜真卿不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做人干净,清正廉洁。
担当
天宝十四年(755年),颜真卿在平原太守任上,早已意识到安禄山的反状而提前采取备战措施,而河北诸郡长官不但无此远见,反而在叛乱爆发后开门出迎或望风而逃,不敢担当、无能抵抗。唐玄宗哀叹道:“河北二十四郡,无一人向国乎?”而颜真卿已率先起兵,独当一面,打乱了叛军的进攻计划,其精忠报国之举,使玄宗在迷惘中看到了希望。平定安史之乱,颜真卿虽功高权重,但为了大局,让功让权于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不计私利。另外为了取信平卢游弈使刘客奴等人,将当时不满十岁的儿子颜颇作为人质,可见颜真卿胸怀坦荡、勇于担当。
乾元二年(759年),颜真卿受命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使之初,未雨绸缪,决心“修缮甲兵,抚循将士,观察要害,以备不虞”,其尽职尽责之举,本应受重视,但被都统节度观察使李峘密奏朝廷,说其生事、扰乱人心,颜真卿事后被调离,结果吴越之地被刘展祸害,荼毒生灵。颜真卿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敬畏与敬仰。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自成书以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正由于此,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