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庄子思想中的道德基准_张洪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思想中的道德基准_张洪兴

年第 期 20 13 2 庄子思想中的道德基准 ■张洪兴 中国被誉为道德的国度。儒家、道家的道德学说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道德生态系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具 有多样性、层次性、平衡性、制约性、整体性等特点,庄子道德学说在道德生态系统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 “ ” “ ” “ ” “ ” 用。庄子道德观以 无 为基点、以 真 为原则、以 生 为目的、以 心 为归宿,为儒家道德愿景夯实了根基。 庄子道德观沉积在社会底层,构筑起中国人的道德基准。庄子学说的价值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也主 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 [ ] 关键词 庄子;道德;基准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B223. 5 A 1004 - 5 18X 20 13 02 - 0035 - 05 [ ] “ ”( )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 儒道互补格局下庄子心学与包容性社会研究 20 11B059 ( ) 张洪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吉林长春 130024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大潮的冲击,人们诚信缺失、道 解,常常只与儒家学说联系在一起,仿佛仁、义、忠、信等 “ ” “ ” 德滑坡等问题日益尖锐,发生诸如 毒奶粉 、 瘦肉精 、 儒家观念即是道德的全部内容。也正因为如此,所谓道 “ ” “ ” “ 地沟油 、 彩色馒头 等一系列事件,都让人触目惊心, 德至上的论调也常为现代人所诟病,一般说来,道德至 这让本以道德自诩的中国人情何以堪! 一些有识之士大 上论者多以高层面的生命内涵淹没低层面的生命追求, 声疾呼,希望人们加强道德建设,恪守道德底线。如何来 把生命的丰富内涵单向地化约为人伦道德,将多元的生 界定道德基准呢? 中国古代既然被誉为道德的国度、坚 命主体简化为一元的道德主体,淡化人保护生命、自由、 ‘ ’ 持道德至上的原则,那么也一定会有一个坚实的道德基 财产等 情 方面的追求,总想用性善情恶、义利之辩、舍 [ 1 ] ” 准来支撑,中国古代的道德基准是什么?进一步讲,既然 生取义等教化人们,最终走向泛道德主义 。为了更客 儒家、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干,那么它们 观、全面、公正地认识中国古代道德状况,笔者拟借用生 之间的关系如何,谁的思想沉积在社会底层、支撑着中 物学中的生态概念,从道德生态的角度来研究。 国的道德社会呢?我们把目光投向庄子。在笔者看来,中 我们知道,生态是指动物、植物、人等有机体与周围 国古代以儒家、道家道德为主干,构筑了一个较为良性 环境的关系,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由许许多多大大小 的道德生态系统,而庄子的思想沉积在社会底层,构筑 小的生态系统构成。而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每个人、每个 了中国人的道德基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