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道之生态性施工.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道之生态性施工

第二十講 國道之生態性施工-1 道路設計生態考量原則 邊坡保護 翁彩瓊 講述 箱(管)涵 橋樑 隧道 擋土 1 道路設計生態考量原則 目標:環境的永續發展 路廊迴避原則:對路廊周遭環境進行充份的蒐集與瞭 解,包括動、植物的種類、分布、棲息環境與動物習性 與遷徙路徑及地質、地形、水文、水質土地利用與人文 環境...等,依據調查成果,評估棲地改變後對物種及環 境造成的影響,以為路廊研選之參考 衝擊減輕:人為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共生如經評估無法迴 避時,應思考干擾最小化的衝擊減輕對策,以加速環境 的復原。 干擾最小化:填土、挖土及棄土最小,資源消耗最小, 棲地干擾最小,生物傷害最小 2 道路設計生態考量原則 補償替代:為加速自然棲地干擾復原的時間,補 償替代的手段多採濃縮式生態原則來進行;亦即 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以下列原則來推動棲地的 復育 基質條件:係指環境之地形與土壤等,可承載生物之 基本條件,其原則為(1)創造多樣化的地形(2)維 持土壤的肥沃度 植物要素:生物生息所需要的能量多來自於綠色植 物,動物之棲息生活亦多與植物群落分布有關;故其 原則為(1)形成自然群落(2)去除外來種、抑制強 勢種(3)使用蔓藤植物(4 )水岸植物的運用 3 道路設計生態考量原則 多孔質空間:棲地環境中,微棲地環境的種類與數 量,決定物種的多寡。其設置原則為:(1)土丘洞 穴(2)木材穿孔(3)石堆(4 )多孔質水域。 多種類環境:環境中物種的種類愈多愈能保有生物的 資源,其原則為(1)堆積落葉(2)創造窪地(3) 設計棲地環境的多樣性。 連續空間:在不同的生態棲地間設置連通之廊道 4 邊坡保護-生態綠化 位置:國 85K+300 、81K+000 背景說明: 北二高關西新竹段經過低海拔丘陵河谷地形, 道路工程多以高填路堤及深挖路塹構築,為補 救道路建設對自然環境之破壞,邊坡植生採用 生態綠化設計,以期恢復自然景觀 環境保護對策: 生態綠化係選擇適宜該路段生長之多樣林木樹 種混合栽植,並仿效造林方式採用容器育苗, 苗木高度約60公分,種植採行距1~1.5M×1 ~1.5M ,種植方式每一群同類樹種不得少於 10株,最多為40株,以達到同類植物自然而 不規則分佈 5 邊坡保護-打樁編柵植生型 位置:國 97K+600 背景說明: 北二高竹東柯子湖至寶山路段開挖邊坡屬岩 層坡面,一般傳統簡易植草工法,不易達到 水土保持功能,利用打樁編柵回填客土植生 並防止沖刷,有利植物生長 環境保護對策: 開挖邊坡每隔0.5M~1.0M沿等高線,打樁 (萌芽樁或鋼筋樁)一排,樁距0.5M ,並 以鋼網柵,不織布等材料編織成柵後回填客 土,每段邊坡略呈平台狀,配合草種噴植, 並敷蓋稻草蓆,以利植生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