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临床细菌学检验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读培训资料.ppt

ICU临床细菌学检验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读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U临床细菌学检验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读培训资料.ppt

(3)临床意义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S”药物的种类 不能选用“R” 药物 “I”某些药物如β-内酰胺类,加大药物剂量能达到治疗目的,或该药在感染部位浓度很高(尿液中喹诺酮类)。 2.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定量) (1)方法: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抗菌药物 倍比稀释 琼脂平板 ??? ??? ??? ??? 2μg/ml 4μg/ml 8μg/ml 2 4 8 16 32 (2)结果报告:MIC值 根据:CLSI 指南判断结果 例如: 苯唑西林(MIC μg/ml) S R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 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0.25 ≥0.5 (3)临床意义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种类MIC值小的 “S”药物 不能选用“R” 药物 “I” 对某些药物如β-内酰胺类,当加大药物剂量能达到治疗目的,或该药在感染部位浓度很高(尿液中喹诺酮类)时可选 。 3. E-test法 (1)E-test法是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 MIC测定 (2)方法:操作按纸片扩散法 (3)结果报告:同稀释法, MIC值 (4)临床意义 “S” 、“R”、 “I” 药物的应用同前述 优点:各种细菌(苛养、非苛养、生长快的、慢的细菌)及厌氧菌、真菌的MIC测定。对重症感染病人选药治疗极为重要。 4. 抗菌药物联合药敏试验 (1)目的:是测定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抗菌效果 (2)方法:纸片扩散法和稀释法 药物 B 稀释 药物 A稀释 (3)计算FIC指数: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 FIC指数=A药联合MIC/ A药单测MIC+B药联合MIC/B药单测MIC 结果 : FIC指数 0.5 协同 FIC指数 0.5~1 相加 FIC指数 1~2 无关 FIC指数2 拮抗 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 抗菌药药效动力学参数 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 MBC)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亚抑菌浓度下的抗生素后效应(PA SME) 抗菌素后白细胞活性增强效应 (Postantibiotic Leukocyte enhancement,PALE) 杀菌曲线(time-kill curves) (4)临床意义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协同) 提高疗效 减少药物毒性 减少耐药菌发生。 二、细菌耐药主要机制 细菌水平和垂直传播耐药基因的整合子系统 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水解酶和钝化酶 细菌的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细菌膜外排泵系统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l. 抑制细胞壁合成:环丝氨酸、万古霉素等;2. DNA促旋酶抑制剂:喹诺酮类; 3. 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平; 4. 50S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 5. 30S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四环类、大观霉素、氨基糖苷类; 6. tRNA合成抑制剂:Mupirocin; 7. 氯霉素酰基转移酶; 8. 抑制细胞膜合成:多粘菌素类; 9. 细胞周质空间: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10. 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 THFA:四氢叶酸;DHFA:二氢叶酸。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 多重耐药主动外排泵 三、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检测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超级细菌?多重耐药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