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第一节 文言实词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第一节 文言实词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第一节 文言实词 Word版含解析

文言实词 (时间:45分钟 分值:51分) 一、基础题组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禄亦弗及         及:轮到,到达。 B.天未绝晋 绝:断绝。 C.主晋祀者 主:主持。 D.天实置之 置:放弃。 解析 D项, 置:拥立。 答案 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窃人之财 窃:偷盗。 B.下义其罪 义:以……为义,赞美。 C.以死谁怼 怼:损害。 D.言,身之文也 文:装饰品。 解析 C项,怼:埋怨。 答案 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亦诬乎 诬:诬陷。 B.上下相蒙 蒙:蒙难。 C.以志吾过 志:叙述。 D.尤而效之 尤:错误。 解析 A项,诬:欺骗。B项,蒙:蒙骗。C项,志:记录。 答案 D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尚且称为盗窃,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用这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渊典其事 典:主管。 B.渊屡陈损益 损:减少。 C.百姓竞劝乐业 劝:劝勉。 D.其简开解年少 简:简朴。 解析 D项,简:选拔。 答案 D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辟:征召。 B.渊敕功曹曰 敕:吩咐。 C.功曹差三人 差:差遣。 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 散:分发。 解析 C项,差:挑选。 答案 C 【参考译文】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县人。被太祖皇帝征召任司空属下的官职。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制度,令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减少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用人数量,安排设置官吏,明确订立考核政绩的条例,经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