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大地测量.pdf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底大地测量

海底大地測量 - 結合 GPS和水下聲波 定位應用於海洋板塊監測 Acoustic Positioning Linking to GPS on the Oceanic Plate monitoring – Seafloor Geodesy <構想書> 撰寫人:郭隆晨 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 2005 年 09月 29日 一、前言 台灣地區處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互碰撞帶,菲律賓 海板塊在台灣東方沿琉球海溝向北隱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下,弧溝系統 包含沖繩海槽、琉球島弧、琉球海溝,交互作用之系統甚為複雜;而 在台灣東部海岸山脈與縱谷則是以擠壓碰撞之形式進行著。此兩大板 塊在台灣東部陸上與近海處以碰撞和隱沒形式交互作用,此乃台灣地 區大地構造主要動力來源,整個碰撞隱沒區域之地殼變形劇烈,應力 變化、累積極為快速,地震非常頻繁;對生活在島上居民的生命財產 威脅很大。過去對板塊間之運動或邊界之碰撞、隱沒、聚合等現象, 常用全球板塊運動模型來加以描述,其主要用在計算之數據大致上有 三類:第一為地磁正、負異常間距資料,紀錄著中洋脊擴張速率。第 二種是由在轉形斷層或海溝附近的大地震資料,以震波反演地震破裂 面的滑移向量,代表過去數十年~數百年累積之應變,推估板塊運動 之方向。第三種則是轉形斷層方位,通常此種資料是由多波束測深儀 (multi-beam) 、海底地形側掃(side-scan)聲納或衛星測高儀 (Altimeter) 等直接測量或逆推而得之海底地形,再由海底地形淬取出轉形斷層之 方位。這些估測的地磁資料紀錄著數百萬年平均的板塊運動速率;而 轉形斷層則反應出平均的板塊運動方位 ;地震滑移向量則是代表著現 代的板塊運動方向。以 DeMets et. al.(1990)提出的 NUVEL-1 全球板 塊模型最具代表,經全球各地專家印證,公認為目前較佳的板塊運動 模型,對板塊邊界附近的運動現象也較能解釋。 全球主要板塊間之相對運動速度,多由地質觀測資料所推導 出的板塊運動模型,在速率上有數個 mm/y的精度及 ±幾度的方位誤 差(DeMets et al., 1990 ),這種模型是根據中洋脊(mid-ocean ridge ) 擴張( spreading )速率、地磁的數百萬年平均異常(anomaly) 、轉形斷 層方位( azimuth of transform fault )、地震滑移量(slip vector )等所 推算的;這種數百萬年的平均板塊運動模型所推算的速度,和短時 期、近代的大地測量所推算的或許會有些許不同(尤其在時間的尺度 上),這可解釋為長期平均值與瞬間值之差異。此外,除在板塊邊界 之變形及板塊內之相對變形,或板塊邊界之快速翻轉等,不易由板塊 運動模型充分表述外,大體上板塊運動模式是正確的且不容置疑的。 近年來,由於太空定位技術純熟,像 VLBI ,SLR ,GPS 等方式觀測 所得之成果,也一一併入模型中,或增進模型之可靠度,或檢視模型 之正確性。美國 NASA在板塊運動觀測之估算時,利用 VLBI和 SLR 太空定位技術,來確認板塊間相對運動的正確性。即便模型已有經過 太空技術之再確認,但有些板塊邊界處因無法取得有效之資料,仍缺 少觀測或約制;因此,靠 GPS 、VLBI或 SLR 來對模型作出貢獻,似 乎是另外的選擇。 有些板塊因邊界定義不明(如菲律賓板塊)或不甚明顯(如 Caribbean ),板塊幾何中心也不明確,導致相對於鄰近板塊之運動速 度因而估算不準。同時,由於轉形斷層之走向及地震滑移方位可能受 到大陸地殼(continent crust)影響而有偏差,以致相對運動之方位不易 估算準確;在隱沒帶 (subduction zone)之預估運動速度值,因海溝地 震之滑移量系統誤差而有偏差。若地區性的資料缺少或有偏差、錯 誤,板塊相對運動因閉合條件弱化了而不易估算準確, GPS 、VLBI 或 SLR恰好可補強此一缺失。再者板塊邊界處隱沒、聚合 (convergent) 附近的地殼變化是複雜的,不容易用簡單的模型來描述,高精度的 GP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