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最基本知识-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诊-最基本知识-贺.ppt

手诊基础知识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公共营养师培训讲师 国际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师协会理事会员 深圳紫花素营养师培训中心讲师 讲师班导师 深圳生命力生物保健科技公司 特聘营养科技顾问 贺渭绍 手诊的概念 手诊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无论西医的视、触、叩、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视、望均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 。 手诊 手诊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诊断学科。在东西方医学中都可以找到研究痕迹和成果,手诊在当代已经成为专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活。手诊与命运测试等不可同类比,性质完全不同。 发展历史   手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人们通 过长期观察手上的纹路,发现了疾病与纹路的规律性变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 清代的一些医学家积极探索研究望诊、手诊,去伪存真,先后编著了《清太医手诊谱》、《行色外诊筒摩》、《四诊诀微》、《望诊遵经》等,汇集历代手诊之法。清代《小儿推拿广义》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病的方法。手诊已经成为中国医学临床辅助诊断的一部分。 手诊的普遍性   手诊也是我国民族医学诊断的常用方法。藏、蒙、维吾尔、傣、彝、朝、哈萨克、瑶、壮、苗、回等医学体系,都有系统的手诊内容。如瑶医认为手五指通五脏,手五指分属五脏,每指各属一脏腑,拇指属脾胃,食指属肺与大肠,中指属心与小肠,无名指属肝与胆,小指属肾与膀胱。而在藏医学中,手诊和尿诊成为其核心诊断手段。   手诊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著有《亚里士多德手相术》,该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7世纪的克鲁医生开始关注指纹研究;1823年泼金杰出版了有关指纹纹路的论文。不久,指纹成为侦探领域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的著作《皮肤纹理学与疾病》详细记述了掌纹与疾病的关系 。   1956年,我国制定了十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法系统。1966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    后来出现了许多著名掌纹医学专家,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掌纹医学专著。“从外知内。”“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有诸内,必形诸外。”“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手掌信息关全身。”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物的整体,这是全息论的基本定测 。 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 比如说如果一个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现褐色的斑块,则说明此人的胆囊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如胆囊炎;如果一个女子的生命线末端有明显的三角形纹符号,则说明此女子有痛经史;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线靠掌心处均有众多胚芽纹,则说明此人体质比较差,容易感冒;如果一个人的命运线的顶端或者末端如果有竖形的岛纹,则这极有可能是胃下垂;如果一个人的太阳线被干扰线干扰成井字纹,则提示此人的血压偏低。 手诊医学基本概念‍   手诊医学体系的十大特征   一个宗旨   手诊济天下,健康创未来   两种哲学观:   唯心辨万物,唯物定规律 三望诊断   望色十纲:浮沉、浅深、清浊、散聚、荣枯   望态十二纲:凹凸、硬软、大小、胖瘦、干湿、温凉、快慢、抖僵   望势六纲:远近、虚实、真假   三大主线:   生命线、智慧线、感情线 四条学习法则   1.宁精勿杂(目标专一) 2.循序渐进(记忆原则)   3.熟能生巧(理解感悟) 4.灵活运用(得心应手) 四条诊断原则   类似而多见者为主, 典型而少见者为辅 ;   异乎寻常者而不忘 ,形似类异者而求证。 四条辨证定理   叠加定理(诊症定理) 渐减定理(康复定理)   还原定理(求本定理) 三因定理(辨因定理) 五种类别: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色:红青黄白黑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指:拇食中无小   五纹:+×○□△ 六大平衡理论   1.营养平衡(日常生活)   人的日常、饮食对身体所造成的健康平衡。   2.免疫平衡(体质因素)   人体总的抗病能力。与体质有关,一种自发的原始本能状态。   3.阴阳平衡(中医辨证)   反映人体动态的一个健康平衡,中医的养生观。   4.健康平衡(亚健康状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