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和标本质量典型.ppt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和标本质量典型.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和标本质量典型.ppt

3标本采集环节 3.5采血量要准确(A) 某些实验项目对采血量要求很严 ,特别是进行凝血因子检查时,如果血液比例过高,由于抗凝剂的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微血凝块可能阻塞检测仪器而影响检测结果;如果血液比例过低,则由于抗凝剂的相对增加,而引起PT、APTT的延长或显著延长。 ? ???用含有EDTA的试管采血后,血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与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是1.5 mg/ml,如果抽血量少,EDTA的浓度达到2.5 mg/ml时便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核消失, 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还可使血小板肿胀、崩解,这一点在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对于血培养而言,采血过少可降低培养的阳性率。有文献报告,当培养的血量从2 ml增加至20 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培养血量每增加1 ml,阳性率增加3%~5%。 * 3.5采血量要准确(B) 正常情况下的血凝系列检测是指红细胞比积正常的血液9份对1份抗凝剂的检测,因此,当红细胞比积过高(大于70%)或过低(小于20%)时,要调整抗凝剂的浓度,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有研究结果证实,一个红细胞比积为47%的正常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为11 s,APTT为33s。如果此人红细胞比积变为20%,仍按9∶1比例,则PT为10s,APTT为28s;如果比积为70%以上,则PT为15秒,APTT为38s * 3标本采集环节 3.6避免标本溶血或微小凝集 标本溶血或微小凝集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抗凝血标本要充分混匀,避免微小凝集,但动作必须轻柔,以免溶血。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溶血,如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血细胞会因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均会造成血肿和溶血。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均可导致溶血;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细胞;如果相对试管中的添加剂来说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会发生溶血;穿刺处消毒所用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有空气进入或产生泡沫等均会导致溶血。 ? ??? * 3.6 实验室发现显性溶血标本后,应区分是病理性溶血(血管内溶血)还是技术性溶血(由于操作技术或采血器具造成的体外溶血),如果是技术性溶血,应弃置溶血标本并记录,并建议重新采血。如果不可能重新采血,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标本发生溶血”,以及溶血对此项检验可能产生的影响。当肉眼未见溶血,但乳酸脱氢酶、转氨酶或血钾等值异常增高时,应警惕是否发生了非显性溶血。 * 3标本采集环节 3.7采用真空采血系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的刻度和抗凝剂的标记都很清楚,在使用含抗凝剂的真空管采集血样时注意采集血量至刻度,即可避免采集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准现象的发生。 * 4 标本的传送环节 ---对护士的要求 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负责标本采集和运送的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在运送工具的选择、标本的保存环境等方面严格按规定执行,标本采集后应尽快传送,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化验室。并注意标本的隔离、封装,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的标本,应保护好包装,防止传染。 *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与标本质量管理 * 长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长清 内 容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二、 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环节 *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按系统论的原理建立一个体系,使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要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每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确保实验结果始终可靠。 * 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 分析前质量管理 分析中质量管理 分析后质量管理 * 二、 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 ? 何谓分析前程序? 定义: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 从上面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这个过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医生、护士在实验室以外完成的,对样品的质量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 二、 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 为什么分析前质量难于控制 标本质量缺陷的隐蔽性 实验室对标本的非可控性 错误报告责任的难确定性 二、 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 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 环节 * 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环节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环节(对临床医师的要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