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全优课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文阅读第2章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鉴赏诗歌的语言.pptVIP

2016届《全优课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文阅读第2章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全优课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文阅读第2章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鉴赏诗歌的语言

1.(2014·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2.(2014·四川)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3.(2013·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1.考点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2.考点剖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分析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双关等)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 鉴赏诗歌语言类题目常见的题型有两大类:其一为炼字型,其二为炼句型。考生赏析诗歌的字、句时,应注意赏析该字或句在描摹图景、表达思想感情、烘托气氛、营造意境等方面有什么作用,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要根据诗歌的特点选准角度,具体赏析。从近三年的高考来看,新课标卷没有在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上有直接考查,通常是结合其他考点考查。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归纳总结一些著名诗(词)人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的诗歌语言质朴,不加修饰;杜甫的诗歌语言雄浑,表现出心忧天下的思想等。同时还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掌握规范的答题模式,如先根据诗歌中的一两个词点出其语言特色,然后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出这种特色的,最后指出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炼字”类 (一)炼实词 1.炼动词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知识整合】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炼形容词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