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ppt

第十二章 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的概念 机体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以维持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即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肺和肾的调节作用,使体液的PH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过程。 正常人体血浆酸碱度:PH =7.35~7.45 平均7.40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碱定义:凡能释出H+的物质为酸;凡能 接受H+的物质为碱。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于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少量来自于某些食物、饮料及弱酸性药物。 挥发酸来源:糖、脂类和蛋白质有氧氧化→ CO2+ H2O 肺排泄,又称酸碱平衡的呼吸性调节。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固定酸来源: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随尿排出的酸性物质。 蛋白质分解代谢→硫酸 磷酸 尿酸,糖酵解 →乳酸 丙酮酸 甘油酸,糖氧化→三羧酸 脂肪代谢→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肾排泄,又称酸碱的肾性调节。 酸性物质主要源于内源性。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外源性—成碱食物(食入后能增加体内碱性 盐含量的食物)如柠檬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等;碱性药物;食品添加剂 如 小苏打等。 内源性—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NH3等。 碱性物质主要源于外源性,即蔬菜瓜果等成碱食物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肺对CO2排出的调节,肾的排酸保碱作用,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 无论是体内产生的还是体外摄入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都是进入血液并被血液缓冲体系缓冲。 (一)血液缓冲体系 由弱酸(缓冲酸)和其共扼碱构成的具有缓冲酸或碱能力的混合溶液体系。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碳酸氢盐缓冲系(HCO3- 缓冲系) — HCO3- / H2CO3 血浆、红细胞 磷酸氢盐缓冲系 —HPO42- / H2PO4- Buf-缓冲系 血红蛋白缓冲系 Hb-/HHb;HbO2-/HHbO2 红细胞 血浆蛋白缓冲系 —Pr-/ HPr 血浆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全血中各缓冲系的含量 缓 冲 系 占全血缓冲系的% HCO3- 缓冲系 53 血浆HCO3- 35 红细胞HCO3- 18 非HCO3- 缓冲系 47 Hb及HbO2 35 无机磷酸盐 3 有机磷酸盐 2 血浆蛋白 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1、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血浆中的 NaHCO3/ H2CO3 和红细胞中的KHCO3/ H2CO3 特点: ①缓冲能力强 ②缓冲潜力大 ③只能缓冲固定酸和碱 ④对血液PH值具有决定作用 血浆pH的确定: 根据亨德森-哈塞巴方程式 H2CO3 HCO3 - pH ∝ = 6.1 + lg 20 1 = 6.1+1.3 = 7.4 = 6.1 + lg 24 1.2 [ H2CO3 ] pH = pKa + lg [HCO3_] 其中pKa是碳酸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在37℃时为6.1,血浆[HCO3-]约为24mml/L,[ H2CO3 ]为1.2mml/L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2、非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碳酸氢盐缓冲对以外的缓冲对,主要缓冲挥发酸。 特点: ①磷酸氢盐缓冲体系,主要细胞内液发挥作用。 ②血浆蛋白缓冲体系,只存在于血浆中。 ③血红蛋白缓冲体系,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和氧结合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只存在于红细胞中。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二)血液缓冲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