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创意园区调查报告
创意产业园区调查报告 1933、M50、滨江创意园 调研 07景观 黄蓉 复兴 工业遗产是指:“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根据《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 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这一学科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 复兴 建筑? 历史? 文化? … 建筑名称: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建筑地点:虹口区溧阳路611号 设 计 师: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 营 造 商:上海余洪记营造厂 保护等级:暂定为四类保护建筑 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5 层 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933 老场坊 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复杂、变化多端 廊道穿插连接各个楼层空间,纵横交错,通道“人畜分离”。 在顶部日光照射下,形成转折层叠的几何投影,怪诞奇妙,颇有趣味。 镂空的花格窗引进光线使室内空间明朗、节省照明,镂空窗和伞形柱的结合有些许文艺气质。 室内的创意空间和餐饮商店采用暖色灯光把钢筋混凝土的冷硬态度融化了。 创意空间的小细节: 独具新意的标志和指示设计还有温馨提示和独特视角的框景 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M50 规划构思: (1)再现民族工业的精神(2)展示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3)科学技术与现代艺术结合 外立面形态各异的工业遗产聚集成了一个艺术创作部落,老式砖墙和现代构架结合在一起模糊了历史的界限,仿佛穿越在两个世纪中。 在原始残破的墙角下流连于当代艺术中真不知道看的是历史还是艺术抑或是工业建筑最纯真的面貌吧 … 杨树浦路2218号原上海电机辅机厂,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23年在亚洲建立的第一大工厂。 杨浦区杨树浦路同围有15公里长的工业园区,是中国上个世纪工业文明的基地、摇篮。中国的第一个灯泡、第一块肥皂、第一个染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先进的高新产业都集中在这里。 瓦片、砖墙、爬藤、野草、绿荫、藤椅、竹架子...俨然一副脱离世俗是非隐于市的样子,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在这里没有怪诞抽象的当代艺术,更多的是感受、抒发、怀念... 纯粹的保留,纯粹的自然,纯粹的心灵感受... 在这样一个如此接近历史接近自然接近纯真的创意园区里,要是条件允许能够自产自足,不管办公也好居住也好,我想没有人愿意离开吧... 1933 —— 一栋外国殖民遗留的西式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构造, 记录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 M50 —— 大型的工业建筑群遗址,标准的工业生产厂房, 是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证明。 滨江创意园—— 原上海电机辅机厂,当时亚洲的第一大工厂, 代表了中国上世纪的工业文明和先进的工业技术。 老工业建筑记录了曾经的发展历史,那么现在的创意园区是否开始了新的历程? 当他们被改造的那时就已经开始新的历史了吧... 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现代化的特征,那些过往历史只是被当做一个文化符号。 老式工业建筑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城市化相和谐统一?意义又何在? 既然已经没有了本身生产的功能,是否该重新定义了... 在现今城市化土地危机下,希望那些艰难生存下来的工业遗址能获得 自由,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成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心中的一块绿地吧... END THANK YOU!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