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中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案例分析报告.docVIP

对当今中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案例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当今中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案例分析报告

对当今中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案例分析报告 好医生知道对症下药,一个好的教育者也得先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好因势利导,摸清他们最需要什么“精神养料”。笔者在自己所带的班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题为:“我心目中的好男(女)生标准”。 (一)调查结果汇报: 调查时间:2003年4月,问卷共收回36份,分类统计如下:(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提到这个问题的问卷份数) A 我心目中的好男生: 1、? 有绅士风度,有奉献精神,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不逃避劳动。团结同学,以诚待人。(23) 2、? 勤奋好学,做事仔细。(18) 3、? 沉着冷静,勇敢坚强,有责任感(16) 4、? 聪明,思路敏捷,善于表达。(14) 5、? 热爱体育运动,“文武双全”(14) 6、? 幽默乐观(14) 7、? 知识渊博,眼界开阔(12) 8、? 不打架,不说脏话。(12) 9、? 谦虚,不故意显示自己,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勇于改正缺点错误(8) 10、有正义感,有是非观念(8) 12、不慕荣利(6) 13、合群,与人关系融洽。(6) 这是大多数问卷涉及到的问题,此外还有个别问卷提到热爱生活,理智,做事有条理,朴质单纯,没有杂念,有艺术才华,细心、宽厚、思维独特,有一定才华,注意个人卫生,不轻视女生,心胸开阔等。 B 我心目中的好女生 1、? 学习优秀(10) 2、? 心地美好(8) 3、? 没有太多废话,不招人讨厌(6) 4、? 文雅大方,开朗不拘束,能动能静(6) 5、? 容貌好看(6) 6、? 心灵手巧(4) 7、? 有远大的目标,有自己的个性(4) 8、? 心胸开阔,知识广博(4) 9、有责任感(4)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问卷提到体育好,有艺术才华。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中所有项目只能举出一两个本班同学的例子,有些项目后面注明“本班暂无此人”,说明大多数同学很想具备优秀的人文素质,但他们距离自己的理想形象还很远,找不到完善自身品质的途径。正是因为自身的缺乏,才让他们向往这些美好品质。 2、问卷中有个别问题反映出学生思想上的误区。比如认为“容貌好看”是一个女生值得羡慕的条件之一,并且提到的问卷比较多,就值得教育者注意。 3、问卷中也有一些看法相矛盾。比如有的羡慕“轻松学习”,有的同学羡慕“心无杂念,刻苦,有毅力”。这提醒了教育者注意一部分学生对于成功存在侥幸心理,一部分学生缺乏奋斗精神的现实。 4、经过分类合并,总结出问卷中提到比较多的问题依次是:有奉献精神,心地美好,人际关系好(31);勤奋好学,成绩优秀(28);有责任感(20);聪明,善于表达(14)幽默乐观,心胸开阔(14);知识广博(14);谦虚(14);有是非观(14);体育好,身体健康(14)等。 由此可见,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不善交往的问题;缺乏吃苦精神,惧怕学习压力的问题;缺乏是非观念,没有自信的问题;容易骄傲自满,不会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问题;偏科问题等等。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精神脆弱,缺乏信念和奋斗精神;抗挫折能力低下是当今中学生的通病,犹如“精神缺钙”。 三、笔者的“精神补钙”案例 案例(一):与学生探讨成与败的哲学 教育契机:笔者所带班中五个男生参加艺术节“布画大赛”。赛前精心构思,多次练习,比赛开始也很顺利。可是一幅美丽的布画快要完工的时候,一名队员不小心碰翻了洗颜料的水瓶,污水浸染了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他们的反应是:愕然,不知所措,继而心灰意冷,虽然比赛还未结束,但他们似乎已经判定了自己失败的结局,无意去补救,不作挽回的努力。 分析:对于这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能专注而努力的去做一件事已经是很不容 易了,如果还得不到成功的回报,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更不可能从挫折中奋起,去努力补救。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中国留美学生卢刚枪杀导师事件,有感于独生子女,尤其是学习优秀一路顺风的所谓天才学生,难以忍受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败和挫折,容易走上报复社会的极端。一蹶不振或者怨天尤人、报复社会这两个极端,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对于人的意义而造成的。 引导:引导学生探讨“成与败的哲学”。笔者召开了一个名为“成与败”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成与败”的看法,并且要求举实例说明,笔者自己把握好正确的导向: 导向一:学会“自我评价”。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里,一个人的努力成果往往不是马上就能为人所了解并得到肯定的,周围舆论的肯定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并不是全部,当自己的努力还不为人所理解的时候,不妨自我肯定,自我勉励。 导向二: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古人尚且知道“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现代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古训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说,有时一些难以预料的客观原因会使主观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也要坦然接受,保持乐观情绪。举例: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兴复汉室,虽然他无法挽回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