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预防与治疗学 外科病症1.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预防与治疗学 外科病症1.ppt

针灸治疗 操作: 本病的治疗以点刺出血为主,各腧穴均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3~5滴; 也可加拔火罐使出血量增多; 还可在疖肿部位采用隔蒜灸法,每处疖肿灸3~5壮。 2.其他治疗 (1)三棱针法 寻找背部脊柱两旁有丘疹样突起处,用三棱针挑刺,每日1次。 (2)耳针法 取神门、肾上腺、枕、疔疮相应部位。每次选2~4穴,毫针中强度刺激;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按语】 1.疔疮初起,切忌挤压、挑刺,患部不宜针刺和拔罐;红肿发硬时忌手术切开,以免引起扩散感染;如已成脓,应予外科处理。 2.疔疮走黄,证情凶险,须积极抢救。 3.忌食鱼、虾及辛辣厚味。 【验案举例】 刘某,男,37岁。右手红肿疼痛1天。患者于l天前右手中指生一小米粒大小水疱,用手挤破,次日清晨全手红肿,疼痛不己,心烦不宁,坐卧不安。肌注抗菌素、口服消炎药未见好转,午时壮热寒战,头痛呕吐。查:右手至肘部红肿,腕以下发紫,颜面红赤,神昏谵语,舌紫红、苔黄,脉洪大,体温40.5℃。诊断为“疔毒走黄”(火毒炽盛)。取大椎(针尖向下沿督脉透刺),神道透至阳。留针2小时后痛减;6小时后红肿消失,腕以下由紫变红,体温下降。留针12小时,取针后从穴位挤出血10余滴,3日后痊愈(王雪苔.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第1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l:310~311)。 【文献摘录】 1.《针灸聚英》:疔生面上与口角,须灸合谷疮即落;若生手上灸曲池,若生背上肩井索;三里、委中、临泣中,六穴灸之不可错;行间、通里、少海兼,复带太冲无病恶。 2.《针灸大成》:疔疮(针挑有血可治,无血不可治),合谷、曲池、足三里、委中。 3.《医学正传》:大蒜捣烂成膏,涂疮四周,留疮顶,以艾炷灸之。 4.《外科准绳》:若疔疮在两胁间,毒气欲奔心,乃危急之证也。可急于疮尖上用艾炷灸三五壮,仍于灸穴前后左右针出少血……凡疔疮必有红丝路,急用针于红丝所至之处出血,及刺疔头四畔出血。若针之不痛或无血者,以针烧红频烙患处,以痛为度口。 5.《针灸集成》:疔生背上,委中、灵道。 【按语】 1.针灸治疗疗疮有一定疗效。 2.疔疮初起红肿发硬时,切忌挤压(尤其是头面部“危险三角区”) ,患部也不宜针刺,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3.疔疮走黄证候凶险,须及时抢救。如疔疮已成脓,应转外科处理。 4.易患疔疮之人,平时应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力戒烟酒。 【按语】 谢谢 外科病症 阑尾炎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 病。属于中医学“肠痈”的范畴。它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早在春秋战国时 期的《内经》中即有了本病的记载。如《素 问?厥论》中指出:“少阳厥逆,……发肠 痈。”在《灵枢?上膈篇》则记载了本病的发 病原因,它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情志 不遂,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所致。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肠痈在临床上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了有关本病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如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应用。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节,饱食后剧烈运动,寒温失调,导致肠腑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其基本病机为气机壅塞,久则肠腑化热,热瘀互结,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临 床 表 现 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6~8小时后移向并局限在右下腹。伴纳差,呕吐,恶心,腹泻,便秘,乏力,体温随着症状加重而升高,查体可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 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经肛门直肠指检,均有助于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慢性阑尾炎,既往常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症状不典型,经常有右下腹疼痛、不适感,剧烈活动或饮食不节可诱发。 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腹痛开始在上腹部或脐周,逐渐转移至右下腹,疼痛程度也逐渐加剧,部位固定且拒按,伴轻度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苔白腻,脉弦紧。 2.瘀滞化热:右下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性质,可触及包块,有明显反跳痛和压痛,发热口干,脘腹胀满,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热盛酿脓:疼痛剧烈,部位固定,压痛、反跳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壮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脉洪数。 基本治法 治 则 处 方 清热导滞,通腑散结 阑尾穴、上巨虚、天枢、曲池、阿是穴 加 减 气滞血瘀——合谷、中脘——行气活血、通腑止痛; 瘀滞化热——大肠俞、合谷——清热化瘀、行气导滞; 热盛酿脓——大肠俞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