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医学系影像总论一.ppt

  1.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学科 李智岗 绪论 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 和研究范畴 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影像学范畴 1.影像诊断学(diagonstic imaging) 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 (CR、DR、DSA)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CT) 磁共振成像(MRI) 2.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1)介入诊断学 (2)介入治疗学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 1.影像诊断学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 ---X线诊断学 1969-1972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研制成功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医学影像学 1977年Nudelma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放射学 1980年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投入使用 ---丰富了影像学检查手段 伦琴与第一张X线照片 Hounsfield与CT 2.介入放射学 国际上介入放射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 1953年瑞典医生Seldinger首创在血管造影中应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交换、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的方法。 Nudelman于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的图像。 我国介入治疗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1986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介入放射学会议。1990年,卫生部颁布了相关文件,确立了介入放射学在临床的重要地位。 现在介入放射学已经逐步普及到省、市及部分县级医院。 我院从1990年开始,开展介入放射学,发展迅速,肿瘤及周围血管介入位居全省第一,去年介入手术达2000多台。 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学是医学战场侦察兵 眼睛:通过检查发现病变 双手:介入治疗可以部分替代外 科大夫的双手。 1.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临床上仅仅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难以确诊时; ---脑梗塞与脑出血; (2)临床上疑似或需要除外某些疾病时; ---骨折的有无 (3)临床已经确诊的疾病,需要明确病变的范围、类型和分期时; ---肺癌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脑转移 1.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4)评估疗效、有无复发和转移; ---肝癌治疗后 (5)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肝硬化病人 (6)健康体检。 ---乳腺癌、肺癌 影像诊断学的限度 同病异影和异病同影,导致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 某些疾病早期诊断困难; 某些疾病不适于影像诊断;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还有禁忌。 2.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不适合手术治疗的疾病或病人(如中晚期肿瘤、患有某些疾病的高龄体弱者); (2)某些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如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子宫肌瘤等); (3)暂时不适合手术治疗的疾病或病人(如中晚期肝癌等),经介入治疗后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 2.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4)临床应用证实,介入治疗优于或等同于其它治疗方法,(如布加氏综合征、动脉硬化闭塞症); (5)某些急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支气管扩张咯血、化脓性胆管炎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6)穿刺活检可以为临床提供病理学诊断。 三、如何学习和运用医学影像学 1.如何学习和运用影像诊断学 2.如何学习和运用介入放射学 1.如何学习和运用影像诊断学 (1)熟悉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明确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2)掌握各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这是识别图像,即明确其属于何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基础; 1.如何学习和运用影像诊断学 (3)熟悉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所获取图像的正常所见和异常表现,这是进行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 (4)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要点,有利于理解诊断报告,评估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1.如何学习和运用影像诊断学 申请影像学检查时,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是临床医师获得正确诊断的首要环节。 选择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