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NB-T47013
                    1   适用范围1.1 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1.2 承压设备其他金属材料、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2   编制依据NB/T 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3   一般要求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和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胶片系统按照GB/T 19348.1分为六类,即C1、C2、C3、C4、C5和C6类。Cl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见NB/T 47013.2附录B。3.2.2 胶片处理方法、设备和化学药剂可按照GB/T 19384.2的规定,用胶片制造商提供的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进行测试和控制。3.2.3 不使用超过胶片制造商规定的使用期限的胶片。胶片按制造商推荐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予以保存,并避免受任何电离辐射的照射。3.3 观片灯观片灯的主要性能符合GB/T 19802的有关规定,最大亮度能满足评片的要求。3.4 黑度计3.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3.4.2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3.5 增感屏3.5.1 X射线照相能量在500KV以下时选用增感屏的材料应是铅屏。3.5.2 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6 像质计3.6.1 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3.6.2 像质计的材料、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3.6.3 像质计材料的吸收系数应尽可能的接近或等同于被检材料的吸收系数,任何情况下不能高于被检材料的吸收系数。表1  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材料范围像质计材料代号AlTiFeNiCu像质计材料工业纯铝工业纯钛碳素钢镍-铬合金3#纯铜适用材料范围铝、铝合金钛、钛合金钢镍、镍合金铜、铜合金3.7 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3.7.1 在射线检测之前,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3.7.2 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接接头制造完工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3.8 辐射防护3.8.1 辐射防护应符合GB 18871, GBZ 117的有关规定。3.8.2 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Z 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3.9 胶片选择3.9.1 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C5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C4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3.9.2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高强度材料射线检测时,应采用C4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4   具体要求4.1 透照布置4.1.1 透照方式4.1.1.1应根据工件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采用双壁透照方式。4.1.1.2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缝应优先选择源在外透照方式。插人式管座角焊缝源在内透照方式时,应优先选择射线源放置在支管轴线上的透照布置。4.1.2 透照方向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并应与工件表面法线重合,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4.1.3 一次透照长度a)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不同级别射线检测技术和不同类型焊接接头的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通过K值确定的整条环向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参照NB/T 47013.2-2015附录F的曲线图确定;b)采用射线源在内偏心透照(FD0/2)时,透照次数参照NB/T 47013.2-2015附录F的公式进行计算。c)管座角焊缝、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小r区的焊缝,以及其他曲率连续变化的焊缝可不采用以K值确定一次透照长度的方法,允许用黑度范围来确定一次透照长度,底片黑度满足4.11的长度范围即为允许采用的一次透照长度。表2 允许的透照厚度比K射线检测技术级别A级;AB级B级纵向焊接接头K≤1.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