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热点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doc

2018年4月3日 热点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4月3日 热点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2018年河南南阳高三测试)宋代苏轼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得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苏轼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 A.重文轻武 B.守内虚外 C.重本抑末 D.兵将分离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 (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2)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成为国家中枢权力机关,有利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正确决策,标志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成熟。 (3)演变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相权进一步削弱;元朝实行一省制,相权有所扩大。 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1)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2)宋代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转运使牵制地方,中央集权加强。 (3)元代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行省。 (3)认识: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四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君主专制政体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二、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1.归纳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对上述观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B.历史争论的解决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 C.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D.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然事实上,所谓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的。无以防之,势必至于泛滥不可收拾。所以防弊之法,论者虽不以为然,然事实上卒不能废,且只有日益严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并分析唐代“自由竞选”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朝对行省官员采取的“防弊之法”及其对政府运作的积极作用。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说法错误,排除A项;“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对于赵匡胤的死因存疑是合理的,且“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排除D项。 3.【答案】(1)标准:德才、门第。 进步:具有开放性、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2)防弊之法:行省官员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省官互迁等。  作用:有利于官员规范执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行省官员的任命、监督等角度进行思考;第二小问,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