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doc

2018年4月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4月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

(2018届四川乐山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重整军备和侵略行径改变了势力均衡,英国、法国坚持维护现状。1938年3月,德国占领奥地利,美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未予反对。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下一目标。德国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受到“迫害”为借口要求苏台德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捷克斯洛伐克予以拒绝,希特勒发出战争威胁。张伯伦担心德国入侵使英法卷入战争。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没能参加。会议决定答应希特勘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所有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的绥靖受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张伯伦被欢呼为和平的使者。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损害弱小民族国家利益,增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力量,加剧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反法西斯联合战线早期构建努力失败;加速二战的爆发和原有国际格局瓦解。 【解题必备】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学科*网 (2)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3)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 (4)法西斯巧妙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负罪感。 (7)英法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不愿破坏现状。 2.实质:为了保全自己,竭力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或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政策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A.伸张正义B.铸剑为犁 C.强权政治D.助纣为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11年后的几年中,法军的作战规划由总司令约瑟夫·霞飞制订。在这期间,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至1914年时,霞飞终于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如果有谁对法国当时这种新的战争哲学不甚明了,相信他在看了这项计划的第一句后就一定会豁然开朗一“无论处于何种形势之下,法军统帅都会毅然决然地前进,凝聚所有兵力,痛击德军。” ——菲利普·史蒂文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霞飞制定的对德国“第十七号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二战前对德国的态度与一战前对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中对德国的纵容。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坏了苏联的集体安全体系,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英法绥靖政策祸水东引的结果,因此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故D项正确。学科*网 2.【答案】(1)原因:政府控制媒体,为军国主义服务;媒体为扩大销量,获取利润,迎合政府和军方的宣传;军部等法西斯势力直接控制媒体。 (2)措施:制定苛刻的言论法规,控制民众言论;设立政府情报局,统一媒体报道宣传;合并通讯社,控制新闻源。 影响:鼓吹对外战争,助长日本法西斯化;制造战争舆论,欺骗蒙蔽日本国民,给日本国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战争灾难;严格控制媒体,不利于媒体自由发展。 3.【答案】(1)特点:向德国复仇;精心规划,多次修订;态度坚决,集中全力击败德军。 (2)不同:二战爆发前,法国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这与一战前法国计划坚决痛击德国不同。 原因:一战前法国曾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国要复仇。而二战前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益国,而德国则是该体系的受害国,同时法国也出于祸水东引的企图而纵容德国侵略。 【解析】(1)依据材料“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从绥靖政策和打击德国不同回答;第二小问,从普法战争法国复仇以及战前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益国,而德国则是该体系的受害国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