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核心题点保温训练8 Word版含答案
训练8 分析概括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温馨寄语 1.对古诗思想感情分析概括题,不管是分析局部文字还是全诗的思想感情,都要认真阅读相关文字,抓住关键词语,尤其是情语和诗(词)眼,反复品读。注意作者抒情的方式和特点,尤其注意情感表达的含蓄性、丰富性、变化性,不可单一、表面化地答题。
2.对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最关键的一步是准确指出所给文字运用的表达技巧。为此,先要审准题,看题干问的是何种角度(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范围(整体还是局部)、明暗(明答还是暗答)、数量(是多个还是一个)等。再仔细理解所给文字,并联系上下文作答。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注]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天末,即天边。
(1)颈联“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其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二句议论中抒情,用“魑魅喜人过”,比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意味深长。一“憎”一“喜”,前后两句形成对比,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这不但表明自己的对友人李白处境的同情,而且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①对李白的无比思念(怀念)。②对李白不幸身世(命运)的深切同情。③自身内心深处的悲苦。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 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①,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②波底月!
注 ①醉翁词: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州时所作的词。②西湖:词中指颖州的西湖。
(1)词中“空听潺潺清颖咽”一句中哪种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拟或拟人。对恩师的怀恋。
(2)①“与余同是识翁人”写自己“识翁”,融合了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政见之相投、诗酒之欢会,尤其是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敬仰与钦佩。(答出“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钦服”即可)②“惟有西湖波底月”运用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用西湖明月之“识翁”代表颍州人民对欧公难忘的记忆。③共同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无比崇敬与怀恋。(答出两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评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从实景角度看,写了夜晚看到的云之洁白和枫叶之红艳;从虚的角度看,具有象征意义,写出了“白云”的浮游和“红叶”的飘逸,借助景物,表现了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
(2)同意。前两句写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澄碧的天空倒映于水中,两者澄鲜一色,正是因为有皎洁的月光,诗人才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受到山之碧。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而生的超尘脱俗、心旷神怡之感。全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所有景物和感受都是受到月光的笼罩,而全诗不着一“月”字,“尽得风流”。
(如果答“不同意”,理由充分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二)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三)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二)分析散文的结构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五)赏析散文的形象及内涵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六)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文化内涵课件 苏教版.ppt
-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4专题一(一)分析传主形象 评价传主事迹课件 苏教版.ppt
- 【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核心题点保温训练9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0.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1.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2.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5.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4.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7.doc
-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