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1 食品检验与分析 教学课件
第八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第三节 淀粉的测定 第四节 纤维的测定 第五节 果胶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二、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1.定义: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糖+蛋白质→糖蛋白 糖+脂肪→糖脂 ①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原料中); ② 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二、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的意义 如:食品加工中常需要控制一定量的糖酸比; 糖果中糖的组成及比例直接关系到其风味和质量; 糖的焦糖化作用及羰氨反应既可使食品获得诱人的色泽和风味,又能引起食品的褐变,必须据工艺需要加以控制。 食品中糖类含量:标志着营养价值的高低,也是某些食品的主要质量指标。 糖类的测定是食品的主要分析项目之一。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测定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方法很多,主要分四大类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仪器分析法、酶法。 1. 此法只能用于某些特定样品的测定,如:糖品的蔗糖分析,谷物中淀粉含量(淀粉含量高)、蕃茄酱中固形物的含量。 粗纤维素的测定---酸、碱处理后称重。 果胶测定采用重量法等。 2.化学分析法: 是应用最广泛的常规分析方法, 包括: 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碘量法 铁氰化钾法 食品中还原糖、蔗糖、总糖、淀粉和果胶物质等的测定多采用化学分析法,尤其第一、二种方法。 3.仪器分析法: 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还原糖 蒽酮比色法 咔唑比色法--测果胶 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应用较少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离子色谱法等, 电泳法 ------可对食品中各种可溶性糖分进行分离和定量, 4. 酶分析法: 如用酶-电极法和酶-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和蔗糖含量。 第二节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二、还原糖的测定 三、蔗糖的测定 四、总糖的测定 五、可溶性糖类的分离与定量 第二节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一)提取 提取的目的:将被测组分(可溶性糖)提取完全,非糖成分(干扰组分)尽量排除。 1. 常用提取剂:1)水 2)70%-75% 乙醇溶液 温度: 40-50℃ T<80℃ 水、乙醇,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提取效果好。 若温度更高时,可提取出相当量的可溶性淀粉和糊精。T<80℃ 当提取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70%~75%时,蛋白质、淀粉和糊精等都不能溶解. 乙醇适合提取:淀粉、糊精含量高的样品,如谷物、马铃薯、甘薯等。 乙醇浓度:70-75%,如样品水分含量较高,应提高乙醇浓度至70-75%,乙醇提取可将蛋白质沉淀。 2. 提取液制备的原则 ⑴ 确定适宜的取样量与稀释倍数,使(0.5—3.5mg / ml)。 ⑵ 含脂肪的食品,须经脱脂后再用水提取。 如乳酪, 巧克力,蛋黄酱及蛋白杏仁糖等,通常需经脱脂后再以水进行提取。一般以石油醚处理一次或几次,必要时可以加热。每次处理后,倾去石油醚层(如分层不好,可以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水提取。 ⑷ 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应先除酒精、CO2 ⑸ 酸性样品 如水果、果汁应先加碱中和,保持中性,否则,蔗糖、低聚糖在加热时,被部分水解。还应注意防止糖类被酶水解,加入HgCl2可防低聚糖被酶水解。 糖及糖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通常都用水作提取剂。 澄清剂的种类很多,在糖类分析中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中性醋酸铅[Pb(CH3COO)2·3H2O]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澄清剂: ①它能除去pro、单宁、有机酸、果胶等杂质,还能聚集其他胶体; ②不会使还原糖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也不会生成可溶性的铅糖; ③但脱色力差,不能用于深色糖液的澄清; ④它适用于:浅色的糖及糖浆制品,果蔬制品、焙烤制品等。 应除去多余的铅盐: 除铅剂:草酸钠、草酸钾、硫酸钠、磷酸氢二钠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秘书与档案学课程.ppt
- 租户装修管理规定.doc
- 租房协议范本doc.doc
- 租赁分公司设备管理制度.doc
- 租赁合同(公寓).doc
- 租赁合同范文大全.doc
- 秦皇岛市13--19周岁在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doc
- 积极探索学校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营造平安校园.ppt
- 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模式.doc
- 移动公司办公用品管理制度.doc
- 券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比研究--以华泰证券和高盛公司为例.pdf
-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互联网金融信贷违约风险研究.pdf
- 基于AdaLora和向量检索方法构建金融信息问答系统的研究.pdf
-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因子分解机的在线广告点击率预测研究.pdf
-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多期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研究.pdf
- 基于提示学习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型的文本情感分析应用.pdf
- 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pdf
- 地方政府债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259个城市的分析.pdf
- 基于可扩展增强FCT-GAN模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研究.pdf
- 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酶突变生成算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